当我们冲泡茶叶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不少的泡沫,那这些泡沫又是什么?
据相关资料表明,茶叶成分中具有气泡性质的有茶皂素、蛋白质类、固体粉末等。其中,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可以让茶起泡沫的物质。在目前,它的用途,主要是作为工业乳化剂。一大领域是洗浴用品,良好的乳化性能加上“天然提取”的出身,使得它在洗浴用品中就比“化学乳化剂”更受欢迎。除了乳化性能,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果跟一些杀虫剂混合使用,可以增加对某些害虫的杀灭能力。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那这样,还能愉快地泡茶吗?
当然可以了!这种因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其实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古代,还将这茶沫视为一种精华。魏晋杜育有诗云:“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形容正是如此。
由于,人们对各种“天然提取物”的兴趣主要是“保健功效”,茶皂素作为皂苷的一种,自然也免不了被拉出来,放到这些研究中去“遛遛”。结果大致是,没有比别的皂苷更好,也没有更糟。指望它有什么“保健功能”,自然是不大靠谱,不过围观一下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研究,倒是可以作为喝茶聊天时“高大上”的谈资。
关于茶皂素的各项研究中,把茶皂素作为“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很有趣。大多数人的饮食中都有过量的脂肪,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在消化道中,脂肪酸被脂肪酶水解释放出来,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如果有什么物质在消化道中抑制了脂肪酶的作用,脂肪酸就不会被释放,脂肪也就不会被吸收而会排出体外。
从“天然食物”中寻找脂肪酶抑制剂,就有了巨大的吸引力,皂苷是其中的一类,而茶皂素也吸引了不少目光。2001年的《国际肥胖杂志》就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从茶叶中提取了茶皂素来做各种实验。为了检测它是否能抑制脂肪酶的活性,研究者们在试管中模拟植物油被脂肪酶分解的过程。不加茶皂素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如愿检测到了水解产生的油酸。如果在反应试管中加入茶皂素,产生的油酸量就减少了。
他们又把乳化的玉米油喂给老鼠吃,其中一半老鼠吃的玉米油中加了茶皂素,然后检测它们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含量。结果发现,开始的两个小时内,吃不吃茶皂素都差不多,但从第三个小时开始,吃茶皂素的老鼠跟不吃的相比,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不到一半。这说明,饮食中的茶皂素,抑制了脂肪的吸收,也体现在了脂肪合成上。
这个结果自然让研究者们很兴奋,于是他们又继续折腾老鼠。下一个实验把雌性老鼠分成三组,三组的体重相当,让它们自由进食。让喂了一周正常鼠粮之后,第一组继续,第二组改喂高脂饮食,第三组为高脂饮食但加了茶皂素。在接下来的10周中,他们每周监测老鼠们的体重和进食量,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老鼠每周摄入的热量明显要比第一组高,从第五周开始,第二组老鼠的体重就比第一组显著要低,但第三组和第一组相比却没有明显差异。到实验结束的时候,第二组老鼠的平均体重约为44克,而第一、第三组则约为38克。
为了验证茶皂素的作用,研究者们还收集了老鼠们的粪便来进行检测,发现第三组老鼠粪便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是第二组老鼠的2.2倍,再次说明茶皂素的确是抑制了脂肪的吸收。此外,他们还把老鼠们的宫旁脂肪组织切下来分析,发现吃高脂饮食的老鼠,宫旁脂肪的重量大约是吃常规饮食的老鼠们的2倍。但如果高脂饮食中加了茶皂素,则其宫旁脂肪就跟吃常规饮食的老鼠基本上一样。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吃高脂饮食的老鼠,其宫旁脂肪的细胞直径明显比其他两组要大。这说明,茶皂素抑制了饮食中脂肪的吸收,体现到了宫旁脂肪的合成上。
从学术角度,这项研究很有意义,它显示了茶皂素这种“天然产物”具有抑制脂肪酶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直接体现到了脂肪的吸收代谢上。不过,它的“实用价值”其实不大。只是在很多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而在人体中的功效依然是雾里看花。首先,研究中使用的茶皂素量太大了。老鼠的饮食中加了0.5%的茶皂素,按照人的食量,一天需要几克--而一公斤干茶叶,也才能提取出几克茶皂素来。所以,喝茶得到的茶皂素,距离产生减肥作用实在有点远,最多只能说“它不是坏东西”——至于好处,就“聊胜于无”罢了。
茶皂素虽然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含量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也不能从泡沫的多少来判断茶叶质量的好坏。
小编看了这么多的实验,再啰嗦了一番就是想说,这种泡沫虽然对减肥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对人体也是无害的,反正喝了也不会胖,瞎担心些什么呐?还是能愉快地喝茶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