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尝试接触和利用茶树。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神农尝百草中毒,就是利用茶叶来为其解毒的。虽然,今天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去了解几千年的事实。但是从这样的神话传说中可以大概知道,在当时茶树已经不陌生的一个植物,很多先民都应有所接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茶树的栽培发展历史,爱喝茶的人应该心里有数。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陆羽,被后人被誉茶圣,根据其著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神农氏生活的时代大概在公元前2700多年到2600多年之间,距今也就四五千年的历史。不过神农氏并没有发明茶叶的制作工艺,而是仅仅将其当作一种树叶,并且采取生嚼的方式来食用。
这是茶树在人类历史中第1次被应用的相关历史传说,取的是茶叶的药用价值。从这里也可以让大家迅速地了解到茶叶最早被人类利用,并不是它的饮用价值,而是药用价值,其后才是食用价值,最后才到了饮用价值。虽然今天,在民间偏方和一些民间食谱上,茶叶仍然当作一种药材或者是食物,但其主要的作用仍然体现在饮用价值上。
巴蜀之地 始种茶树
在《华阳国志》中有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后,四川巴蜀之地已经开始普遍的人工栽培种植茶树。这是人类栽培茶树最早的文字记载,同时也说明,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生发源地。当时的茶叶是和蜂蜜以及其他的物产一起当作四川巴蜀之地的特产上,供给当时的周王朝。
到了秦汉时期,茶树种植栽培逐渐从四川盆地向外扩散。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是在陕西和河南一带,所以茶树从巴蜀之地慢慢地来到了陕西的东部和河南的东南部,正式开始向外传播。在清朝大文豪顾炎武的著作中,有过这样一句记载:是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换句话说,自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茶叶的饮用价值才开始缓慢地凸显,并且成为了当时王朝贵族贡品。
在这一阶段,普通老百姓是吃不上茶叶,喝不上茶叶的。不过到了汉朝时期,茶叶的贸易已经开始缓慢地出现。在《僮约》中就记载过“五阳买茶”的事例,这就是很好的证明。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业兴于唐 而盛于宋
经历过魏晋南北朝战乱和短暂的和平,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之后,茶树才正式地在整个南方地区流传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茶业兴于唐而盛于宋的原因。因为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全国已经有8大茶叶产区,分布在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当然也少不了原产地四川和湖南湖北。
而且要知道,到了唐朝后期,茶叶的交易已经成为朝廷征收的一个新型的税种。茶叶交易的税收被作为军费的收入来源,这也直接导致了后世茶马交易的盛行。到宋朝时期,茶叶已经成为了全民皆爱的饮品,上至天子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无一不爱茶,无一不斗茶!
宋朝时期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1个高峰,甚至可以说在后来很长的一个阶段内都没有办法逾越这座高峰。因为正常是唯一一个皇帝,亲自撰写茶叶栽培加工制作著作的时代。而宋朝的龙凤饼茶,更是古今中外的绝品。宋朝的茶叶制作工艺,宋朝的茶叶种植规模,宋朝的茶文化水平,宋朝的茶事习俗等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明朝时期 大规模种植
但是,到了明朝时期,茶叶才逐步得以现代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方面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开辟了台湾茶区,再次将我国的茶叶种植规模,从北边的山东一直到南边的台湾,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基本上跟今天的大体上的种植范围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开始以散茶作为茶叶主要加工技术方式,极大的解放和刺激了茶叶生产。因为宋朝团茶虽然精致,但是加工工艺过于复杂,劳民伤财,不利于茶叶发展。而明朝采用高温杀青和揉捻烘干的步骤,加工茶叶,简单方便,极大的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从此以后茶叶的生产在此快速向前发展,到了清朝中期,我国的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0.6万公顷,茶叶的产量达到了22.5万吨,其中有13.41万吨出口。
不过由于清朝后期的腐败,闭关锁国导致茶叶贸易地位严重下降,至民国时期已经接近萎缩至零。只有到了建国以后,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茶叶发展才再一次蓬勃向上,形成了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