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字画合璧”的明代茶画,叫《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此画与文徵明写《心经》装裱在一个手卷上,卷后有文徵明的儿子文彭、文嘉和收藏家王世懋的题跋。从这些题跋得知,此卷的形成,蕴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明-仇英绘《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有趣的故事
当时,江苏昆山有个大收藏家周凤来(1523一1555),为了给母亲做七十大寿,把大画家仇英请到家中,专心画《子虚、上林图卷》。周凤来对仇英,每年给一千两银子,好酒好菜招待,待遇简直比宫廷还好,难怪仇英能精心制作出许多名画来。
周凤来曾收藏过一幅赵子昂书《般若经(心经)换茶诗》,后来不慎遗失。按理说来,他家遗失一幅赵子昂的字,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周凤来信仰佛教。因佛教称梦、幻、泡、影、露、电为"六观",遂以"六观"名堂,并自号"六观居士"。赵子昂写心经向和尚交换名茶,除了字好、诗好,还有一个故事好。因此,耿耿于怀,不能忘却。就请大书画家文徵明写一幅《心经》。文徵明聚精会神,以摹仿《黄庭经》的工整小楷,为周凤来写了《心经》。之后,周凤来又请仇英画了这一幅《赵孟频写经换茶图》。
多用的紫砂壶
从画面看,时令是夏天,松下石案,一儒一僧,面对面坐于石案两侧的藤编圆墩上。两人都热得坦下外衣,露出内衫。儒者四五十岁,略胖,有胡子。头侧向右,似在思索。右手执笔,左手按着桌子。案上摊纸一张,置有墨砚各一。桌角有一小紫砂壶,重点来了,这个紫砂壶旁边没有茶杯之类的出汤工具,也不是直接用来喝茶的?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请看旁边的墨盒和砚台,紫砂壶中的水似乎是用来磨墨的。桌子另一端,有两卷已装裱好的书画。和尚也约五十岁,双目注视纸上,似在等赵孟頫落笔。
明-仇英绘《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局部
画卷左侧是一个在备茶的茶童,右手摇扇,眼睛全神贯注盯着前面的茶炉口,观察火力大小。茶炉上有一个白色砂铫,与明代白泥砂铫形制一致。茶炉旁是一个红色长条漆桌,桌上放着很多茶具,有水盂、四个倒扣的茶盏,一个漆器盏托和茶盏,正等待出汤。
明-仇英绘《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局部
仇英系油漆工出身。油漆工的人物画,有的比画师更佳。仇英把这一技艺带到纸绢上来,所画人物十分逼真、生动,实是他的长处。仇英(1493一1560),只活了六十七岁,周凤来则只活了三十二岁。周死后数年,文徵明写《心经》、仇英画《换茶图》的"文、仇合璧卷",则归王世懋所有了。
原来紫砂壶除了喝茶还可以当添水壶,其实古代一器多用的现象一直存在,比如历史久远的执壶,原来是当酒壶和水瓶用,后面又来当茶壶。不过这个紫砂壶不是专门用来添水磨墨的,而是刚好派上用场了。
你知道明清民间有哪些茶具吗? 下期告诉你~
☞围观往期精彩内容:
清代民间茶俗百花齐放,茶馆迎来春天
古今茶人都爱用的锡茶具,究竟有何魅力?
本文由赫赫有茗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