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湖北恩施沙地乡鹤峰口村,寒意渐浓。
“十户有八户碰不到人,老百姓去哪里的呢?”“入户碰不到人”成了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尖刀班”的疑惑。村里的人都去哪儿呢?
“都在给茶上肥料,你们是看不到人嘛。”干部在贫困户郭好悦家里找到了答案。
除草、修剪、施肥,郭好悦请了8个帮工将4亩茶园改造妥当。“一亩政府补400块,自己就出点儿人工费,这么好的政策要赶紧搞。”
01茶业成村里主导产业
2020年,茶叶为贫困户李业美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年近60多岁的贫困户李业美整天“泡”在1亩多茶园里。经过茶园规范化的改造,李业美说自己看好明年的茶叶收入。
鹤峰口村从80年代开始种茶,由于处于硒矿带,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90年代,规模不大的鹤峰口茶一直走俏周边县市。
“说老实话,在那时候能买到鹤峰口的茶不容易,村里的茶根本不愁销。”原村里的老书记李长寿对那个场景历历在目。声名鹊起,名气之下的鹤峰口茶催生了全村茶叶种植的高潮,2200多亩茶园一跃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2018年300多亩茶苗,可以说大家都是‘抢’着种,根本不需要动员。”村支部书记黄正宪说。
02“老牌”茶叶陷入危局
规模发展起来了,但全村的茶产值却在下降。“2018年的500多万到2020年的300多万,200多万的钱去哪里呢?”黄正宪和村支两委一班人也在寻找答案。
回观沙地全乡,近几年来,沙地乡秋木村、花被村和落都村茶叶发展迅速,不仅数量上“飙升”,在引进茶企上也是“硕果累累”,雨露技法结合沙地茶叶品质,逐渐吸走市场“流量”,并对鹤峰口茶形成包围之势。
“新贵”突起,“老牌”如何破局成了鹤峰口村支两委首议大事。
“外地茶商私下高价购鲜叶,茶农看起来得收益,但对茶农和茶厂影响大。”茶农刘世禄多年种茶,看到了问题,“搞了这么多年的茶,可不能把老辈子苦心发展的茶叶弄丢。”
03换“脑筋”破局
不能丢就要捡起来,换“脑筋”变思想才是破解全村茶产业发展困局的新路。
组织茶农外出参观学习,整合全村茶叶合作社,建强茶企和茶农的利益“产业链”,开垦老茶园,重塑鹤峰口茶品牌,鹤峰口村茶产业的革新势在必行。
回村创业的吴敏创办了茶叶合作社,申请了商标,厂房建设也得到了国家的扶持。“今年开了近20亩老茶园,还发展了20多户社员,明年在线上线下都准备发力试试。”
李长寿的合作社则在“产业利益链”上做足文章,不仅流转茶园建立生态基地,还与茶农签订协定,贫困户分红,其他社员的茶园由合作社统一改造。
“200亩老茶园是明年的重头戏,可都是实打实的人工搞出来的。”打造品牌,提升品质,近70岁的李长寿对茶叶发展充满希望。
截至目前,全村共改造老茶园500多亩,管护新茶园500多亩,200多户茶农“绑紧”在产业链上。
“你看这个青云崖旅游一搞起来,我们的茶会迎来新发展。”在村经营了多年,任浩和他的企业稳打稳扎,期待更大作为。
“832”平台的进驻,东西部协作项目的落地,品牌推广的起步,茶文化的挖掘,破局中的鹤峰口茶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关注“请你喝杯湖北茶”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