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郭。《大郭说茶》由福海茶厂出品,将和你一起度过有茶陪伴的时光。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多地方的春茶都已经开始陆续接受预定了,茶友们也开始盼望着能早日品到春茶的鲜爽。春茶热可不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儿,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春茶的记载,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历史上关于春茶采摘的事儿。
以前的春茶是什么时候上市的?这还要从“点赞狂魔”和“弹幕鼻祖”之称的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每次必为龙井茶写一首诗。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十三日,乾隆皇帝41岁,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巡。入江浙境的时候恰逢阴历二月,也就是现在的阳历3月。
这一年采摘季节,他看乡民采茶、焙茶,有感而发写下《观采茶作歌》,其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诗中火前就是清明前,火后就是清明后。而乾隆去的那年,恰好适逢清明时节,于是有了“惟有骑火品最好”的说法。
不幸的是,他这次南巡写的茶诗,命人烧造成茶壶、茶杯,就此留存下来。这在无意间就增加了这句“惟有骑火品最好”的评价传播率,因此在大众并不知道各产茶地区气候、海拔不同,发芽的时间也有早晚的前提下,广泛地认同了明前采摘制作的茶才最好的观念。
其实,陆羽在《茶经》中强调茶叶的采摘时间是二月至四月之间,换算成现在的公历是3月至5月中下旬。这个时间从最早发芽的四川、云南,再到浙江、福建,都开始逐渐进入茶叶采摘期。对于采摘茶的时间,唐人并没有越早越好的追求,相反更注重茶叶本身的质量,因此大度地说“春时,所在吃之皆好”。
《茶经》带动了唐代饮茶的流行,在唐朝后期,人们开始把茶的珍贵与采摘时间的提前联系在一起,有了“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但也没有具体到一个特别的时间来划分茶价的贵贱,还保留了不同地区发芽时间差异的认知空间。
但从宋徽宗开始,因为皇上过于关注和爱好饮茶,刺激了朝臣为了争宠竞相进贡新茶。茶叶采摘的时间因此被逐渐提前,每年新茶进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早。到北宋后期,茶农采摘的时间甚至已经从清明节前提前到了立春前后。那时候的北苑贡茶常在惊蛰前三日就开始焙造,而春分那天就已经送到了京城供皇上饮用了。
为催促茶能够在惊蛰前发芽,在北宋期间还发展起了“喊山”的习俗。在惊蛰前三天,凌晨5点聚集千百人一起爬茶山,边爬边击鼓喊:“茶发芽!茶发芽!”十里之内都能听到这些盼望茶发芽的农人的喊声。
在仁宗年间,这种劳民伤财的习俗被废除但并未止息。欧阳修在多首茶诗中记述了当时的“喊山”场景。到了明代,随着饮茶习惯的变革,这种“喊山”的习俗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
时至今日,爱茶人对春茶的盼望和热情依旧不减,但显然已经理智得多。春茶难得,大家也逐渐懂得了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等待春茶发芽的过程里,探索春茶与春天的美好。
我是大郭,我在大郭说茶,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刘姝滢,春茶是不是越早越好,[J]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