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市面上,肉桂的风格堪比万花筒。
有花香桂,主打各式花香。
有果香桂,果香为主,最出圈的莫过于蜜桃香肉桂。
有花果桂,顾名思义,是前两者的综合体。
有小桂皮,桂皮香明晰,但不会过分辛锐。
有大桂皮,众多茶香里,桂皮香辛辣犀利,独占鳌头。
有老树桂,树龄老一些的肉桂,桂皮香更老辣,茶味醇厚程度提升,过喉瞬间辛辣感也更强,颇具姜桂之性,老而弥辣的特征。
有高山桂,产自非正岩的高山产区,整体茶味不如正岩肉桂饱满丰沛。
还有最后这种,名为“浓煞桂”。
前面罗列的这些风味,转念想想,倒也不难理解。
但这浓煞桂为何物,值得好好掰扯一二。
《2》
听过有人说,喝肉桂喝到最后,大多数人都会爱上浓煞桂。
桂味辛锐,茶味浓煞,刺激感强,十分能满足茶瘾所需。
但麻花存有一点质疑。
“煞”字何解?
在个人理解里,但凡和“煞”沾边的茶味,统统归入为负面表现。
因为,浓烈煞口属于负面化的茶味刺激。
真正的好岩茶,喝起来不应该煞口刺激,而是入口柔顺、顺滑爽口。
喝起来特别“煞”,是因为茶叶内部含有较多的苦涩、刺激性茶味物质,品质反而落了下乘。
去武夷山喝茶时,看到这样的广告。
有人在介绍自家肉桂特点时,直接取名“煞味肉桂”。
见状,心里非常纳闷。
不管怎么说,“煞”这个词,可不含半点好寓意。
煞星、煞气、煞门神,再到喝茶时的“煞口”。
从词性本义看,毫无争议这些纯属贬义,取名时用上贬义词很不吉利。
这样的茶味介绍,迟早会让人绕晕。
好端端的岩茶,本应以香清甘活为重,怎会与煞口沾上边?
《3》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用大惊小怪。
种在岩上、岗上的肉桂,无一例外,皆是这种浓煞桂。
茶味喝起来滋味感强,刺激感更足?
哎,等等。
岩上肉桂=浓煞桂?
这是在偷换概念!
依据山场环境不同,正岩山场可分两大类。
一是岩上茶(别称岗上茶)。
一是坑涧茶。
岩上肉桂,即种植在正岩一带岩上、岗上山场的肉桂。
从山场环境看,岩上茶的特点如下。
地势开阔,日照时间长,光照更充足。
由于紧贴在岩壁上,茶地土壤内多风化岩碎屑,土质疏松透气,富含多种养分。
这样的山场环境,产出来的肉桂可不是一味的浓、凶、煞。
而是茶香高扬、香型多元、香气馥郁(充裕光照条件下,更利于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成型)。
且,茶味饱满刚劲,汤水过喉的辛辣感会更加突出。
比如,开山坪肉桂。
比如,天心岩肉桂。
再比如,霞滨岩肉桂(八大名岩之一)。
上述点名的这些,全都是岩上肉桂的代表。
通常情况下,山场名称后缀里带有XX岩、XX岗、XX峰、XX坪、XX石等,都属于岩上茶。
与此相反的是正岩坑涧肉桂。
坑涧肉桂的山场后缀词,离不开坑、涧、窠、洞等。
比如,牛栏坑肉桂。
比如,竹窠肉桂。
比如,悟源涧肉桂。
比如,流香涧肉桂。
坑涧山场的环境,与岩上茶截然不同。
要么是,地形特点为两山夹峙,茶树们背靠“巨岩”好乘凉。有了丹岩遮挡,能提供接近半阴半晒的条件,日照时间适中。
要么是,处于狭长谷地内,地势下凹。
总之,因地形环境特殊,多溪流经过。
有了涧流加入后,能调节周围区域的小气候。
使得四周空气内的水汽更充足,小气候环境湿润。
产出来的坑涧肉桂,茶香大多细幽、悠扬、细腻,落水香明显。
在茶味特点上,也是极尽细滑、绵柔、饱满之能事!
但说了这么多,岩上茶也好,坑涧茶也罢,它们同处于正岩这一片碧水丹山范围内。
产出来的肉桂,绝非是浓煞刺激的浓煞桂。
若一款肉桂,喝起来茶香弱、茶味薄、不耐泡,且苦涩强、刺激性重……
将其定义为“岩上浓煞桂”,无疑是侮辱了岩上茶美名!
《5》
从网上听来这样的说法。
“马头岩肉桂,就是浓煞桂。”
针对这点,前面已经辟谣了。
马头岩身为正岩核心山场之一,不应该以浓煞为代表。
再说,即便马头岩看起来,山场后缀词是“岩”。
但也不代表,所有产自马头岩的茶,都是典型的岩上茶。
因为马头岩的地盘很大,底下包罗众多山场。
上个礼拜刚刚去了一趟,走了半天时间,才走了马头山场的一小片区域。
但已经罗列了开山坪、云峰岗、猫儿石、马鞍岩、悟源涧、横窠、光板岩、螺丝窠、天坑等一众小山场。
在这其中,既有岩上山场,又有坑涧山场。
这些或大或小的山场,地形条件各异。
比如,悟源涧的四周,水汽充足,光照温和,较为湿润,利于肉桂的柔润汤感形成。
x比如,开山坪地势开阔平坦,向阳性好,光照充足,能产出桂皮香辛锐的肉桂。
又比如,有的山岩比较尖细,呈现梯形。
此处种茶,必须采用盆栽式方式,一级一级往里种茶。
因此,这些分布在不同阶梯状的肉桂茶树,即便当年是同一批种植下来的,但吸收到的阳光雨露不同,最终做出来的香气滋味仍旧会有差异。
这就是岩茶山场的魅力,纷繁复杂,十分有趣。
《6》
提到马头岩肉桂,在很多茶客心中,它仅次于牛栏坑肉桂。
从山场环境看,竹窠肉桂、天心岩肉桂、九龙窠肉桂等,区位同样很核心。
为啥它们的名气没有马头岩肉桂大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
马头岩,地盘大,包含了无数小山场。
可种茶的面积多,肉桂产量高。
和其它正岩山场比,马头岩既有面积优势。
同时,也有适合肉桂种植与生长的自然优势。
一来二去,“马肉”自然在各家茶桌顺利遍地开花,普及出来。
同时,也得益于产量基数大的原因。大过天心岩,也远远大过牛栏坑。
为此,马头岩肉桂还有了庞大的终端见面率。
在正岩肉桂里,对不同茶客而言,喝一泡“牛肉”会略显奢侈,但相比下,“马肉”就显得亲民许多。
凭借可观的产量,成功占领了终端市场的马肉,知名度自然节节升。
以至于在不少茶客心中,马头岩肉桂仅次于“牛肉”。
一茶之下,众茶之上,江湖地位不可小觑!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马头岩、天心岩、青狮岩、鹰嘴岩,马头岩肉桂是不是最好的岩上茶
拼配的马头岩肉桂,还配叫马肉吗?请叫它“马头岩大红袍”
什么?马头岩也有水仙?
武夷岩茶中,是不是所有的马头岩肉桂,都是好茶?
武夷岩茶中,除了牛栏坑,马头岩肉桂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