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茶企们对“山头”概念的强调,将导致伪“山头”产品的进一步泛滥。
时令已是中秋,牛年的光景过去大半,普洱茶行业仍未见起色,各大品牌茶企沉寂依旧,无论新品开发与营销策略皆乏善可陈。
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许多茶企在产品线上绕了一个大弯子,还是回到了“山头”原点。今年市场上涌现出来的老班章、刮风寨等山头纯料概念新品,与之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拼配产品体系形成了鲜明反差。近期在珠三角举行的几场品牌发布会,也无非围绕班章、冰岛等山头概念展开。在行业的低谷期,厂商们又玩起了新瓶装旧酒的把戏。
普洱茶行业失却了创造力吗?“山头”概念的回归,像极了七、八年前的茶市状况,也充分验证了茶企要打造一两款能够拿得出手的“类型化”产品是何等困难。厂家大张旗鼓在星级酒店搞发布会、品鉴会,不过是作秀给代理商(接盘侠)们看,跟正常品饮消费丝毫扯不上边。这些套路多年前已经玩滥,现在还在原地打转,只能他们已经技穷了。
并非茶企们不想摆脱“山头”概念的束缚。这些年来,从“高端拼配”、“大师选料”、“经典复刻”、“生肖纪念”等去山头化尝试,到“大班章”、“大易武”、“大冰岛”等泛山头化探索,茶企们开发出了无数抽象命名的茶品,此举的真实目的便在于规避山头原料不断上涨且价格过于透明的成本压力,寄望于通过压低成本与突出品牌个性赢得市场。
一饼茶,命名“传奇”也好,“六星孔雀”也罢,离开了“山头”概念的加持,这类抽象命名茶品不管如何定价,都很难与茶企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制茶水平相对等——定价过低,难免让人怀疑用料品质太差;定价过高,又难逃暴利之嫌……高不成,低不就,结局便是被市场边缘化。就连被炒至天价的“大白菜”,还要拉上“班章”作为爆炒的噱头,名称拗口的各种“传奇”就更难脱颖而出了。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普洱茶行业品牌、品类繁多,专业人士尚且难以通晓全局,更遑论普通消费者。茶企自创的抽象命名茶品,要得到消费者的认知并接受,整个过程十分漫长,且教育成本高昂,无数所谓创新概念的茶品都是死在了这条路上。
面对有关普洱茶的纷繁信息流,一般用户只会有选择地、甚至带有偏见地接受符合个人观念的信息。品牌茶企各执一词,终端用户莫衷一是,双方的认知偏差导致供与求的割裂,难以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达成交易。
相对于其它茶类而言,普洱茶的消费者应该是最缺乏“安全感”的群体。品牌可靠的茶品,担心买贵了;来源不明的茶品,担心买到假劣了;囤一点茶,担心放坏了;放一点货,又担心卖亏了……而抽象命名的茶品由于原料、成本极其不透明,品质难以具体衡量,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种种疑虑,不敢轻易出手。
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加入战团,为了迎合市场不断变换思路,开发新品,其结果便是品牌形象的“失焦”。勐海八公里工业园有不少运营超过十年的茶企,这些年来,厂商费心劳力开发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茶品,产品线拉得很长,能让人记住的单品却极其罕见,部分厂家甚至连一款像样的产品也拿不出来,有的品牌干脆做着做着就默默消失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几家茶企是真正肯在原料上下血本的。只肯采购普通原料,甚至垃圾料,产品也只能停留在普通或垃圾层次。品牌最终被市场抛弃,你怪谁去?
这几年,茶企都热衷于讲“定位”。定位来,定位去,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茶行业是资源依托型行业,离开了优质的山头原料,去片面鼓吹品牌历史、茶人情怀、资本实力等因素,并无实际意义。
归根到底,无法进入消费者心智的产品都如同昙花一现。“山头”概念的回归,是一众茶企在品牌之路上艰难探索之后无奈的选择。毕竟,对于品饮消费者来说,认“山头”的多,认品牌的却极少。何况很多品牌都是滥竽充数,老板既不懂茶,又不懂经营,除了蹭“山头”概念的流量,哪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可以预见,茶企们对“山头”概念的强调,将导致伪“山头”产品的进一步泛滥,遍地打着“名山古树”、“小微产区”旗号的大厂货、杂牌货,已经沦为商品名称,“山头”料的纯度也并不对应产品的定价,而是不得不与厂商的良心含量直接关联了。问题是,跟这些厂商讲良心,是否过于奢侈了?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轻易改变。一个茶企,如果做过那么多不靠谱的茶品,从市场上收割过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今天会突然良心发现、不惜成本去制作纯正的“山头”茶吗?
做梦。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