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玻化?
简单来说,玻化就是玻璃化。
烧制瓷器的原材料在升温时有一个形成玻璃釉面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玻化(温度不够,玻化被中断,结果就是生烧品,如建盏的灰白釉产品)。
玻化完全,则会最终形成包裹在瓷胎上的光滑釉面。
※温度不够的生烧品,根据最高温度的不同,有几种表现,有的表面尚未形成玻化层,导致会吸水,也有表面玻化但是还处于缩釉状态的,还有一种是表面玻化完成,也不缩釉的,颜色却未变为黑色的。
▼美国Freer艺廊收藏的缩釉的生烧品,圈足修得很工整,足见做工精良,作为宋代的古物,即使是生烧品也是有研究价值的。
瓷器外层透亮坚硬而且光滑的包裹层,是瓷之所以为瓷的要义。
形容一只盏“玻化不错”就是这层玻璃釉面形成的光泽度、完整度等状态良好。
※玻化层的作用
玻璃釉面不仅能提高瓷器的强度和硬度,也使其具有抵抗气体、液体以及酸碱腐蚀的能力。
玻化程度好,还能在色调、光泽、斑纹等方面产生更加美观的视觉效果。所以玻化程度也是判断建盏品质的指标之一。
鉴于建盏的釉属于分相-析晶釉(点击左侧文字可查看分相-析晶釉的解释),也就是除了非晶体的玻璃之外,还有晶体的斑纹,以及和底釉成分结构不同的非晶体斑纹存在。
这就引入了釉上析晶、釉下析晶的概念。
釉上析晶与釉下析晶的区别
这里的「釉」就是指最外层那层透明的玻化层。不是形成建盏基础色调的黑色玻化层。黑色的玻化层必然是在最底部的,无需区分上下。
釉上析晶、釉下析晶是指建盏斑纹的两种状态,可以参照釉上彩(如粉彩)、釉下彩(如釉里红)的定义。
※鉴于建盏是分相-析晶釉,斑纹并不只是析出的晶体,也有分相的非晶体。通俗说法中的釉上析晶仅是为了方便而省略了分相。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烧成温度、装饰手法都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而且是人工绘制花纹。此处列举仅为帮助理解釉上、釉下的含义。
▼清雍正粉彩与釉里红
瓷器的表面多数光滑、坚硬,就是因为有玻璃质层。为什么建盏同一种瓷器会出现两种分布状态,也是因为斑纹和玻璃质层形成(简称玻化)的过程比较复杂。
建盏的斑纹,本质是铁和铁的氧化物从底釉中析晶-分相形成,相当于三明治中间的那片火腿。
釉上析晶就是上面那片面包没了,只留下火腿和最底层的面包(黑色底釉)。
釉下析晶就是一个完整的三明治,上片面包是最外层的透明釉,下片面包是黑色底釉。
▼典型的釉下析晶
釉上析晶摸起来是有少许凹凸感的,釉下析晶因为外面还裹着一层,摸起来是光滑的。
同一只盏有可能两种形态的斑纹都有。比如釉下析晶的盏,口沿处的斑纹,有一定概率是釉上析晶(也或者会直接是一圈干口)。
文章首发公众号:建盏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引经据典,多为编整,请勿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