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随即在全网广泛传播,引起共鸣。
图丨第一财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全球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任正非这样说道,“要看到公司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困难,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
时至今日,距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有四个年头,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地依旧跌宕反复。
全球蔓延的疫情、局部战争的爆发、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对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巨大,给很多行业尤其是实体行业,造成了难以言喻的不利和冲击。
时代的巨轮之下,各行业都在谋求生机!
严峻的产销环境,茶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诚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强调的那样,茶企,首先要让自己活下去!
只有活下去的企业,才有机会去迎接寒冬之后的春暖茶香!
放眼这几年的茶市,几乎可以用一片哀鸿来形容。
01、在茶行业的源头,用工成了最大的难题
春茶开采很讲究时效性,“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根草”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春茶季各地突发的疫情,却往往导致茶区面临无可奈何的用工荒。
一方面,原本可以跨市、跨省流动的季节性专业性采茶团体的出行面临很大阻力,采茶工本身也会因对突发疫情的顾虑而取消原本的赴茶山采茶计划。
另一方面,采茶工短缺势必会造成用工价格上升,这在各大茶区均有体现,客观上会造成茶农茶企用工成本加剧,茶叶产量却减少。
02、在茶行业的销售流通环节,亦是步步艰难
茶叶采制后,面临的重要难题就是疫情之下的销售和流通了,这也是绝大多数茶农、合作社、茶企乃至茶区政府都在感受到的困扰。
在销售方面,随着经济大环境下的市场消费降级,茶叶的消费自然也在不可避免地被降级。
而且各地之间时不时出行受阻,茶企的线下门店开工也受到影响,例如今年上海的各大茶市,在本应是火热的春茶销售旺季,却全部封闭市场。
在流通方面,深山之中的优良茶区造就出了茶叶的优异品质,却也导致了其远离中心城市的客观存在。
由于路远地偏,新茶往往难以直达消费者,多数情况下都是外地经销商过来,从当地茶叶交易市场或者从茶农手中直接收购茶叶,进而转运至各大城市销售门店进行市场销售。
疫情反复突发,造成外地客商“出不来”、“进不去”,影响着茶叶的流通与销售。
03、在推广营销方面,行业活动大多延期取消
以往不少茶企在春季都会推出的茶山行、茶山游等活动,借助茶山旅游优势,助力销区产区联动,从而带动茶农茶企增收。
然而这两年,因为人员流动的限制和各地意料之外的疫情突发情况,致使这些活动很多都被搁置。
此外,各大机构、单位组织的茶业大会、茶叶赛事、茶叶品鉴会、茶业博览会等,有利于促进茶文化传播、茶行业交流、茶产业发展,却往往因涉及大规模人员聚集,也频频无奈宣布一次次延期,甚至取消。
图丨东贸上海国际茶博会
活下去才能创未来
面对市场下行的不利趋势和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茶企本身要抓紧行动起来,审时度势,开源节流,开拓创新,只有活下去,才能创未来!
首先,大多数茶商茶企的库存结构都不太完善,现金流也不够充裕,特别是一些周转慢的茶类,受到的冲击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茶商客户的流失。
在这一点上,茶企要注意通盘管理,清理库存,及时止损。
其次,要有意识地收缩现金流,来抵御市场未知和未来的风险。
正像任正非在文章中说的那样,要把盲目投资的业务进行收缩,放弃部分市场,回笼资金。
再者,砍掉华而不实的部分市场成本支出,要做专做精。
很多茶企茶店固有的模式是求“全”,六大茶类、再生茶类、花茶药茶等等都做,这就导致成本扩散,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吃亏。
所以要做少品类茶、做精品茶、做性价比高的亲民茶,如此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也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利用。
最后,任正非说,在企业的生存危机点上要不惜代价地投入!
作为茶行业企业,更应当如此,既然困难已然发生,客观存在无法避免,那我们就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寻求突破。
针对市场消费意愿降低,可以着重推出高性价比、高接受度的茶品。
针对线下销售受阻,可以大力开拓线上营销市场,抓住节点带动消费,例如重视朋友圈、电商资源,带动社区团购的佳节茶礼品等,于危机中寻求生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
多因素造就的行业危机中
茶行业从业主体更应转“危”为“机”
努力让自己和企业活下去
您有哪些更好的纾困解难的建议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助企脱困,共克艰难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