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黑茶,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其中藏茶是是黑茶的鼻祖,也称南路边茶,作为专供藏民饮用的茶叶,能缓解生活在高寒缺氧、低压下引起的不适症状。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经过32种古法制成,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它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
《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 《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位于今名山新店,其遗址是中国至今为止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
崇宁元年(1102年),右射葵京立“茶引法”,商人经营茶叶必须到官方领“引”,凭“引”卖茶,运销数量和地点都有限制,政府则按"引"收税。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其中“义兴隆茶号”,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藏茶最重:“红、浓、陈、醇”四字,抗高原反应以及藏茶的优势:
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茶的汤色纯正、透红、不浑浊、不呆板、鲜活而透着灵气,其中茶红素的含量高于其它茶。如果是血统陈年藏茶,红中琥珀光艳诱人。
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占20%~30%)及铁、锰、硒等矿物质,及叶酸等各种维生素。而机体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二价铁,也要有适量的维生素B12、叶酸等辅助物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此外,还需要维生素B6、B2、C、E以及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饮用藏茶后血红蛋白的载氧量提高20%以上,而且藏茶有红细胞再生功能,难怪在高原有“旦夕不可暂缺”的谚语。
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茶汤色凝重、口感顺和稳重、生津滑舌、酣畅淋漓。并有浓郁的个性味道:“康味”(特殊的一种干果口感)。
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糖和茶色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放射线伤害、保护造血功能、抗凝血和血栓、减少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茶多糖和茶色素还有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中性脂肪、降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改善红细胞聚集,减慢血沉。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系统,提高红细胞运氧能力。
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藏茶的特殊工艺造就其特有的陈香(并双关沉香),尤其是存放多年的老茶,其味更陈,厚重而不张扬,绝无霉味,沉稳、纯正、茶气带药香、持久不去。
藏茶原料采用海拔1000米以上的成熟茶叶,其中茶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茶类。经实验证实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辐射损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
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藏茶在唇舌之间浓而不涩,陈而不苦,甜润滑爽,不燥不浮,大气平和。“好茶无味”指的就是茶的醇度,年份长久的藏茶已经醇化到无杂味、无碱气,香型不张扬,是暗香、幽兰香,滑度有口中难停留的感觉(圆润如珠)。
硒类物质能激发免疫及抗体产生,有效地降低血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血红细胞携带氧的功能,保护红细胞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红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酶的活性,对抗溶血。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贫硒。一般茶叶含硒在0.05~2.0mg/kg,藏茶是一种富含硒茶类,硒的含量大多在5~6mg/kg,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佳饮料,饮用藏茶是补充人体硒元素的最佳途径之一。
中国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概括藏茶是“一团和气,大至若愚”即:藏茶可以调节五脏六腑之气,调节团圆融合之气,藏茶就如一个慈祥的长者,无论长幼男女老少皆宜饮用,特别是入川藏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忘记买一些藏茶饮用。
撰文:李海军
编辑:任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