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茶礼盒第三课 中篇

作者:贝贝的茶生活 更新时间:2022-08-26 22:09 阅读:836

一:开宗明义


古人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作炒青绿茶的,我们无法穿越回去,也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献的记载,来寻找以下关于炒青绿茶的大概情况。


今天呢,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了解一下吧。


唐代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二:茶诗详解


这首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详尽描写了寺僧欣然为客人现场摘茶、做茶、煎茶和宾客欣然试茶的过程以及感受,不仅写得生动感人,还给我们后人研究炒青绿茶提供了比较珍贵和全面的资料。


兰若为梵语音,即寺庙,十里描述的是刘禹锡在茶山寺庙里受到寺僧以茶相待的过程。诗歌的第一大段,形象地描写了炒青茶的制作情况。从描写的内容看,是诗人到寺庙去拜访和尚,和尚为了招待客人,立即到后檐的茶园采摘刚刚冒出新芽的“鹰嘴”,并且立即炒、煮,那煮出来的效果真是太好了:“骤雨松声人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鼎中茶水的沸腾声,如同松涛乍起;冲到碗里,茶的雾气就像白云一样缭绕,泡沫宛如花一样在碗中浮动。诗句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炒青烹煮以后的美妙效果。


儒家茶礼盒第三课 中篇


第二大段,诗歌从茶树生长的地方写起,继而说,神农氏炎帝虽然尝过百草,而饮茶起于后世,因此他不知道这种煎烹的方法,就是后来陶弘景的《本草序》里说到的桐君,他著的《采药录》也只“说其花叶形色”,而不知其味道。言下之意,这种现采现炒的方法是今天的新创,因此他说道“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赞叹这种新方法的佳妙,既快又好。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炒青,它的香味连木兰沾露也不及,它的颜色比那临波瑶草还要碧绿,真是美不可言了。这一段着重赞美炒青方法的创造,诗人对和尚们的制茶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景仰。


儒家茶礼盒第三课 中篇


第三大段也就是最后八句,作者变化手法,通过和尚的口吻,介绍炒青的特点,也进一步赞美炒青的佳美。和尚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我们寺庙这样幽寂的地方,用刚刚采来的新芽招待嘉宾,才能吃出其美味。如果寄到您的郡斋,时间久了,又是用普通的井水和铜炉来烹煮,那就鲜味大减了。何况像四川那么远的蒙顶茶,还有浙江湖州顾渚山的紫笋茶,做好了远远地送来,经过风尘仆仆长途运输,茶叶也要受损,也没有新鲜味了。所以,和尚最后说:“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践石人。”想要真正领略到这炒青的清醇味道,还得像我这样眠于云间坐在石上的山里种茶人啊!诗歌到这里戛然而止,诗人不仅借和尚之口,赞美这山中“幽寂”之地的茶叶如何美好,还对幽栖隐居于山野的人,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诗人自从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遭到贬官外放的打击以后,对于污浊的朝廷政治,也有了厌弃的感觉,他到苏州做刺史,也是待罪之身,故而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隐居的向往,也含蓄地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


儒家茶礼盒第三课 中篇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候古人对鲜叶的嫩度要求很高,采摘的鲜叶要像鹰嘴一样,可见喝的是芽茶。虽然炒青技术还不完善(采摘—炒制—烹煮—品饮)但因为茶叶嫩度高,没有过多的草酸等物质,所以喝起来即鲜爽又温和。我们现在所喝的绿茶多数是偏老一些的,再加上很多都是电锅杀青,厂家大批量机器烘干,导致杀青不透,所以现在的绿茶普遍偏寒不宜多饮。


这样炒制出来的茶香气更好了,昨晚本来喝了酒有些昏昏沉沉的,这茶的味道清冽峭拔,直透骨髓,使人本来烦闷的心襟大开。


三:茶的作用:解酒、提神、醒脑、修身养性,甚至可以舒筋活络,通气……


到了明代炒青绿茶的制法日趋完善,工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具体在《茶录》《茶疏》等茶书中都有描述……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