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期茶膏讲堂的《探寻茶膏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茶膏在过去的大起大落,感叹一种文化在流传过程中的曲折变迁。今天不如再来听听那些鲜为人道的小故事,看看在古人眼中的茶膏的模样。
茶圣眼中的茶膏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尽管当时的茶膏并不是现在这样独立存在,但从“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畏流其膏”等描述来看,茶膏成为了当时鉴别好茶的一个参考。茶圣认为,应挤压出茶汁形成膏状物并保留附在茶叶表面,使得茶的表面看起来光泽、有细腻的皱纹状,这样才是最好的饼茶。
学者眼中的茶膏
不仅是茶圣,北宋的蔡襄在《茶录》中也指出“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其中的“珍膏”就是茶膏。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油膏其面”的做法就像破坏了一饼茶,但是古人似乎很热衷于将茶膏作为饼茶的陪衬,或者更应该说,茶膏使饼茶的价值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样一想,也还是挺有趣的。
不过北宋另一位茶学者陶谷倒是更关注已经成为独立产品的两款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还将其纳入自己的著作《茗荈录》之中。
老中医眼中的茶膏
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提及:“普洱茶膏黑如漆,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可见其对茶膏的认可。
皇帝眼中的茶膏
宋代饮茶风盛行,举国上下热衷于茶品,帝王之中嗜茶者也有不少,当中以宋徽宗赵佶最甚,还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书中有一段描写到茶膏的,大致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就是宋代好茶的代表,茶膏的存在对饼茶好坏的评判已经列为标准了。
到了清朝,雍正皇帝还令皇家的御茶房督造茶膏,随后清朝的历代王宫贵族都得以日常享用茶膏,品鉴茶膏之风由此盛行皇室上下。
大文豪眼中的茶膏
记得从前读书的课本中,鲁迅先生说“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喝后,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茶膏漆黑如墨,泡出来的汤色红浓,一口下去,胃里咕咕叫,随之全身舒泰。2004年,鲁迅先生珍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被拍卖,以12000元成交。
看过了在茶圣、学者、老中医、皇帝、大文豪眼中的茶膏,从这几个典故中,小编感受到了茶膏在古人心中的分量,古时的茶膏似乎显得更为神秘和珍贵。那么,我们今天还能一尝这神秘的茶膏吗?
今天的茶膏传承了清代御制茶膏的制作技法,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严格、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很大限度将普洱茶原叶的原有物质有效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在这样严苛繁复的工艺下,我们终于能一尝百年前大放光彩的普洱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