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娄底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8-28 09:47 阅读:804

近年来,娄底市积极探索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已然呈现好势头。但持续向好,仍然需要我们把握规律、顺势而为、抓住关键,并在核心问题上集中发力,以加快全市茶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


积极推进娄底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利益分配上,要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基在茶业、惠在茶园、利在茶农”,是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调研发现,在茶、文、旅产业发展中,大部分主体的利益联结比较松驰。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科学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惠及茶农,以产业兴旺促进茶农增收。需要我们加强相关政策设计,让茶农充分享受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优先支持种茶合作社等与农户具有密切联系的经营组织,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茶企融合共赢模式。把茶农特别是山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安排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来,带动茶农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在支农项目资金分配、涉茶企业扶持等方面,要向有利于茶农分享增值收益的融合主体倾斜,确保茶农更好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积极推进娄底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要素需求上,要完善要素供给政策体系。娄底市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支撑。当前,土地供应还不能完全满足融合发展项目扩大规模、延伸业务的需要,设施茶业用地在产业融合价值链中难以实现资产增值,科研机构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融合经营主体科研能力和技术支撑较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网络、信息等生产要素短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茶叶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在流转土地总体规划及农业领域专项规划中,对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予以保障。多渠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在履行相关手续和不改变土地性质前提下,鼓励经营主体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四荒地。推行“多规合一”,有效保护茶业设施和资产,改善茶业投资环境,增强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大力培养懂茶、爱茶村、爱茶农的“三茶”工作队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茶业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树立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融合主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构建科学的要素管理机制,强化要素管理对茶、文、旅产业融合的导向作用。


积极推进娄底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经营主体上,要激发融合发展市场活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主体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推动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亟须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支持茶叶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开展茶农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茶叶合作社联合社。二是把家庭茶场作为现代茶业的重要经营方式,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带动更多茶农参与。三是培育大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如新化县最近登记注册的“湖南新五嘉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该公司由湖南紫金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湖南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天鹏茶业、新化天门有机香茶业各持股20%,新化国仲茶业占股10%组建而成;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战略定位为:建设娄底茶产业综合运营商和茶旅一体化投、融资平台,引领茶业发展,助推茶业转型;造就茶产品最优供应商,提高科研综合实力,实行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管理,以打造全国知名茶产业品牌为己任,突出茶文化挖掘整理,以“渠江红”“渠江薄片”“天门寒茶”“悠悠梅山情”“柳叶眉”为主打企业品牌,创建出华中南知名茶叶品牌。按照“平等、自愿”原则,通过控股合并方式,对茶业集团下属各业务板块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市场化实体化运作,可望造就“产、供、销”全产业链实体化模式。四是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茶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面对接市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起全国性和市域性电子商务平台。


作者:杨建长


责任编辑:王丹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