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茶源于三江侗族,柳州的苗、瑶和部份壮族也都有用油茶待客的习俗。
因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区,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还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称为“侗族咖啡”。
一、打油茶特点
三江侗族过年时招待客人的油茶特别讲究,通常客人要吃四道油茶,这四道油茶又称:一空、二圆、三方、四甜。
一空:指第一道油茶有米花、油果、花生米和猪肝、瘦肉、粉肠;
二圆:指的是第二道油茶在“一空”的基础上添加了汤圆;
三方:是在“一空”的基础增加了切成方粒的侗粑;
四甜:让客人喝糖水润喉、清嘴。过年时,不论到哪一家,一定要吃完这四道油茶,用本地人的说法是“油茶一吃吃到底,不吃到底不讲礼”。
茶在三江侗族地区有着特别的意义。侗族民众用茶作祭祀用品,还用茶枝和茶叶包来辟邪。
二、打油茶加工工艺
用来制作油茶的原料,主要是: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下水、葱花、糯米饭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人茶叶再炒一下;
茶叶
炒茶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
过滤
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人碗中,将滤好的茶斟人,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
炒米
三、打油茶吃法
侗家人喜欢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喝油茶,一般还配有糯米饭,油茶泡冷米饭和糯米饭是三江传统喝法。
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
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
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
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客人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