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潮州工夫茶,无论如何诠释,都回归爱茶的初衷。
5月24日下午,“2018潮汕茶文化周”主题论坛在广交会琶洲展馆1号会议室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四海潮人的生命简史”,诠释了各自对潮州工夫茶的生动认知。
《潮学研究》主编黄挺教授以历史文献、潮汕民俗和传世实物等三重证据,就工夫茶的起源、发展、沿革、定义,以及凤凰茶在工夫茶发展史中的作用地位、工夫茶如何成为潮汕人的文化传统等话题进行了探讨。黄挺也回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夫茶“一人一壶一杯,茶量自己掌握”的喝茶形式已经从乌龙茶延伸至其它茶类。工夫茶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韩山师范学院校长林伦伦教授研究方言,他以大量的潮汕方言俗语为例,解读了工夫茶与潮汕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令人莞尔的是他的一桩轶事:青年时期为图发奋,痛恨品饮工夫茶是“谋杀时间”,并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是无论他去哪家做客,得到的待遇便是一杯白开水,因为没有人再敢对他“谋财害命”了。人到中年,却又不由身不由己爱上了工夫茶,甘愿被“谋杀”了。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陈伟武教授以嗜茶如命自居,出国讲学也要带上茶具。从广州到澳门、香港、新加坡、北美……回来前都会把工夫茶具留给当地的朋友,无意中也促进了工夫茶的传播。陈伟武教授表示,要从多角度来研究工夫茶的历史,既可以从断代史也可以从通史的角度进行观察。基于工夫茶在潮汕地区的这一特点,还可以加入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视角。
早在二十多年前,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光武就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研究工夫茶与工夫茶道。他认为应该“非常自由地喝茶”,一切不利于茶的本真的繁文缛节,都将破坏茶的真味。
台湾《Tea》杂志总策划胡硕珍女士认为,对茶不同的诠释都回归爱茶的初衷。每位嘉宾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却都指向这样一个现实——无论身在何方,处于何时,工夫茶就如同潮汕人生命中的印记,不分老少贵贱,无论庙堂之高、街头巷尾,它就是潮人的日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这种影响和印记就这样经年累月、一代一代地组成了一部潮人的生命简史。
广东茶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黄波认为,潮州工夫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潮汕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活态的潮汕文化现象,同时,如果以一种更大的历史观和潮汕-中原、潮汕-闽粤、潮汕-南洋的地域文化观来看待工夫茶,就能更好地理解工夫茶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它作为承载着物质传统与精神寄托的双层载体、在推动成就潮人生命简史中的深刻的意义。
当天,现场还举行了黄挺教授《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一书签名会。
编辑:老茶鬼 201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