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茶叶产量巨大
二十世纪90年代 以来,中国茶叶产量所占份额一直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0%,茶叶出口量超过世界出口总量的15%,是世界茶叶生产、出口、消费大国。2006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
二、广泛的消费基础
茶叶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农产品,在中国拥有其广泛的消费基础。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0.36公斤,将这个数据乘以13亿,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容量。
三、市场分散,无大企业
中国大部分的茶企,自身的生产模式尚不能很快与市场经济接轨。一家一户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品牌。中国茶企行业中流传一句话:“中国7万茶企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
四、白茶系成为茶品消费中的绝对主力迹象明显
近五年来,白茶产值持续增加。在各主产区中,2014年福鼎白茶产值为12.8亿元,比2009年增长149%;政和县2014年全县白茶产值达到35130万元,分别为白牡丹茶产值15370万元,银针茶产值19760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150%;从2009年至2014年,建阳白茶产值从700万增长至1800余万元,产值增长近160%。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茶叶自从神农氏发现它的药用价值以来,从药用、饮用、待客到今天的多数的茶产品,种植以中国的云南为中心向四周移种,发展到中国的十几个省,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种植。今天,茶叶种植面积还在扩大。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产品的要求五花八门,有的图方便、有的求品质、有的求营养价值等等,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伴随科技的进步,茶产品的开发往纵深方向发展。当前是六大茶类、各种茶产品百花齐放,对各种茶叶的好处益处百家争鸣。
纵观千年茶叶发展史,茶叶的兴衰与国运兴衰是一致的。大唐盛世出现陆羽《茶经》,开创茶叶兴盛。大明王朝由于饮茶者众,把过去的团茶改散茶。当今恰逢盛世,“茶为国饮”深入人心。
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接受茶饮料,星巴克在美国开第一家茶馆就是例证。茶叶的发展又迎来一个高潮,不仅传统茶品得到推崇,茶饮料、速溶茶、茶食品、茶牙膏等日用品等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现代营销模式与茶的营销模式全面接轨。从行业来说,茶叶行业是一个传统的朝阳产业是勿庸置疑的。当然目前的茶叶确实也是乱象丛生,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许是繁荣的标志。
以上看法,也许是我作为一个做茶人的信心或精神所在。至于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哪里?我认为茶叶市场未来必然会出现洗牌。如何洗法,谈几点初浅看法与同行共勉。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杭州西湖产龙井。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许多大的品牌都被抽检出不合格产品。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目前茶叶市场出现的乱象就是有QS认证的企业远远少于没有认证的,质量监督部门只能管有认证的。没有QS认证的成本低,茶叶便宜,有一定的市场需要。随着消费者觉悟与意识的提高,茶叶企业会越来越规范,产品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许多品牌靠广告堆出来,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真品质无人认知,假品质知名度却很高。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的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总之,茶叶的未来走向,可能是营销为先导,抓住消费者。资源为基础,控制住优质茶。形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品牌、品质、价格的体系。让消费者花钱花得明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购自己所需要的茶叶。
最后,依然是我作为一个做茶人的信心或精神所在,我相信必定会出现深入人心的普通茶品牌与高端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