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做过“绿茶”的快速出汤和闷泡区别的对比实验,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红茶”在快速出汤和闷泡的情况下差别有多大。
小喜年甄制非红
取两个容量均为110ml的白瓷盖碗,两个玻璃公道杯,冲泡水温为95℃左右。红茶选用的是小喜年甄制的非红,干茶红褐润亮,锋苗明显,金毫显露。两边分别称取4g备用。
左边蓝边盖碗为1号,右边黄边盖碗为2号
注:黄边盖碗和公道杯一边为快速出汤组,均记为1号;蓝边盖碗和公道杯一边为闷泡45s组,均记为2号。
1号盖碗注水后盖上盖,随后立即出汤;2号盖碗注水后按下计时键,同时盖盖等待,闷泡45s后出汤。一共冲泡了6次,下面看一下两者的对比。
香气
第一泡:1号茶汤香气纯净,为淡淡的兰花香;2号比较香甜,为果香。
第二泡:1号茶汤香气表现为清爽的熟果香;2号香气果香浓郁,略带熟闷味。
第三泡:1号盖香清甜,有明显的花香;2号盖香熟闷味明显,无香甜气息。
第四泡:两者盖香与第三泡差不多。
第五泡:冷嗅公道杯都有冰糖香,1号比2号更加纯净清爽。
第六泡:温嗅品茗杯,1号仍有冰糖香,2号香气微弱,几乎无香气。
总体来看,1号的香气更加纯净,2号则出现明显的熟闷味等异味。
汤色
第一泡:1号汤色栗黄明亮,金毫明显;2号汤色栗红,汤中显毫。
左边为1号,右边为2号
第二泡:1号汤色栗黄透亮,颜色比第一泡稍深;2号色泽深红,颜色比第一泡深。
左边为1号,右边为2号
第三泡:1号杯中汤色栗黄明亮;2号杯中汤色栗红稍暗,色泽比第二泡略浅。
左边为1号,右边为2号
第四泡:两者颜色较为相近,1号更明亮显毫,2号汤色则偏暗。
左边为2号,右边为1号
第五泡:两者色泽几乎一样,似琥珀色,1号透明度比2号更高。
左边为1号,右边为2号
第六泡:1号汤色较稳定,呈金黄带红;2号则为浅黄色,汤色明显变淡。
左边为1号,右边为2号
总的来说,快速出汤一边,汤色变化比较稳定,始终保持明亮感;而闷泡的一边变化比较明显,先由栗红变深,再慢慢变浅,第六泡时汤色较上一泡下降明显。
滋味
第一泡:1号茶汤口感甜润,口感清爽;2号茶汤物质更丰富,滑度更高,但有明显的苦味。
第二泡:1号茶汤口感依旧甜润,丰富度增加;2号茶汤较浓,回味较苦。
第三泡:1号茶汤香甜,汤中有花香;2号茶汤入口时无苦味,但回味略苦。
第四泡:1号口感依旧甜润,且喉部有清凉感;2号甜度增加,但依旧有少苦味。
第五泡:茶汤放凉后,1号有甘蔗汁的鲜甜感,2号出现水味,但有清甜感。
第六泡:1号仍有甜润感,2号几乎无茶味。
总而言之,快速出汤一边物质浸出相对更加稳定,波动没那么大,6泡后还可以继续冲泡;闷泡45s一边内含物质浸出主要集中在前四泡,导致后面两泡茶汤几乎无茶味,并且由于浸泡时间较长,咖啡碱等物质浸出较多,口感苦味相对明显。
叶底
冲泡6次后,两者叶底颜色均为黄褐色,快速出汤比闷泡更有光泽。
左边为1号叶底,右边为2号叶底
综上所述,如果要保持红茶鲜甜的口感,且冲泡更多次的话,建议快速出汤,稍作闷泡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口感,但不建议长时间闷泡。
小喜年甄制非红
冲泡红茶时,想要达到更好的香气、口感,建议第一泡用开水冲泡后快速出汤,第2~5泡可稍降低温度,并且快速出汤,再往后冲泡的话可以稍加坐杯闷泡。达到好的品饮体验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利用茶叶中的内含物质。
小喜年甄制非红
下一次给大家对比乌龙茶快速出汤和闷泡的区别,敬请期待哦~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猜你还想看:
绿茶篇 | 同一种茶,快速出汤和闷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