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的标准,我们的认识,在实物的观念里,就是叶子,从草,从木,从草木,一种植物,作为效果,茶的功能是万病之药。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所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茶经》说了茶的优缺点,明清时候,茶已经做到完美,独有普洱号刚坚,茶为万病之药已经作为载体,在日本流传开了。
2008老班章
作为精神,在陆羽的时候“精,行,俭,德”。在日本,“和,敬,寂,清”,在中国现代“和,静,怡,真”到底哪一个对?仁易说茶认为,大家都是各有特长的。有茶友问我,我认为哪种是对的?关于茶的精神我认为是日本,陆羽,还是现在中国的?喝口千年古树让我慢慢道来,看看我的分析:
日本的茶道精神:“和,清,寂,敬”,是基于陆羽理解下的精神。陆羽的“精行俭德”是基于理解自然状态下茶的精神。现有中国的是经过日本茶道——台湾茶道——回流到中国领悟的精神,按照中国易经“变化”理解,日本的“流变”理解,我们应该直接去还原陆羽的?还是追求变化的?这些大家可以自行去理解。我要明确说的是:今天的精神是有重大缺陷的。继续往下看。
仁易说茶曾经说过,《茶经》只有下半部,少了上半部,之所以为经,让人认可,因为茶经当时的实用性。也因为荣西与千利休的努力,让茶叶保证效果的同时,演绎了更多的花样,经过流变,得以在日本的流行,经过台湾流行回流到中国,得以展现中国的美好——“和,静,怡,真”。作为回流,我们看到了茶的美好。可惜的是,我们只有演绎所衍生出的“茶艺”世界。至于陆羽的“精行俭德”呢?相信大家沉睡了,迷失了,在人们的现世中,我们苦苦追求的一些人生最基本的东西,就藏在陆羽说的“精行俭德”中,而这个就是茶的标准。怎么说明呢?
我们知道陆羽的身世,整个就一个字——“苦”。正因为身世经历了“地狱”般的感受。得到了真正的茶叶精要。而陆羽之所以能说精行俭德的原因在于——茶叶没有到完美,正因为没有完美,才适合这些人。“精”精益求精。“行”行动行茶行为,自强不息。“俭”,当省不用,当用不省。这些与我们现在解释的解释完全不同,为什么不同?如果说陆羽当时得到了,相信陆羽应该做的是做更多的普及茶,不能普及,一定是会去从政的,我们从后期知道,茶在历史上,有政治功能。可是陆羽没有当官,做了隐士。之所以没有当官的原因在于,茶叶没有到完美。“德”,茶德是茶最终的路线。茶的德行之所以放最后。原因在于——德是什么?我们很多人不明白,我们解释来解释去为的是什么?怎么样去实现?我们需要从——精,行,俭上面找寻,从精,行,俭,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德?其实今天我们的茶精神“和清寂敬”“和精怡真”真的对了么?仁易说茶只想说,我们描述的这些精神,只是在说明——茶德,而已。
真正的茶标准也就是“精行俭德”的标准。我们怎么去实现。首先——执行“万病之药”,实现万病之药。作为万病之药的茶,在明清时期已经被定义了,为什么?作为《茶叶战争》这本书,已经相当明确了,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在书中描述,茶叶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这说明了茶叶当时的盛况,即使当时印度等地茶叶有了种植,植物猎人的盗取,中国茶叶仍然是“万能”的。而这时候,喝普洱茶是主要趋势。
如果茶不是万病之药,相信没有这么多人去珍惜,去需求,因为在明清时期,已经有很多药物,饮料都可以代替茶了,以夷制夷的问题完全可以找其他方案代替,为什么是茶?原因很明确,茶为万病之药,药食同源的唯一,一片神奇的叶子。我们可以从《茶叶战争》找到答案。
那么茶真的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么?显然不是,是因为陆羽只说了茶的下半部,没有说茶的上半部,这上半部是宇宙对茶说的语言,透过陆羽说了下半部,而上半部很难写清楚,这部分适合“精行俭德”的人感悟,它是实现真正的实物,效果,精神,格物,致知的标准。之所以是茶叶战争,原因在于,陆羽没把茶上半部写出来,以至于后人在认知不够的利益驱使下,茶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那上半部分写的是什么?这又是一本天书,需要喝会标准普洱茶才能明白,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什么呢?喝普洱茶,喝标准普洱茶,喝出健康,用普洱茶由内而外喝出健康,喝出年轻,喝出好气色这是陆羽上半部的基础,比如新茶生茶不伤胃,能伤胃的生茶,转化,就算做成熟茶也是伤胃的,只是把缺点隐蔽在我们体内,能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我们是要打问号的。陆羽和普洱茶什么关系?从草,从木,从草木的植物关系。因此,喝出效果,喝出年轻,喝出好气色也就是中国茶标准的基础,茶文化实践的标准基础。茶文化,茶标准我们需要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