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起普洱茶,谈到的基本就是三个产区,临沧产区、版纳产区、普洱产区。这其中临沧产区成名最晚,但起势也最快。
转眼之间已经能与称得上前辈的版纳产区、普洱产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后生可畏。
冰岛、昔归两个产区一马当先,随后是勐库、邦东、永德等几个产区遍地开花,时至今日,回首望去临沧七县一区名山林立,名寨辈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然而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盛景之下,真的只有花团锦簇吗?
这两年普洱茶的行情如何,想必各位必定有深切的亲身体会。
去年疫情爆发,飞出一只超级黑天鹅,在三月初的时候去茶城逛了逛,和一家老板聊了聊,老板说:“开业半个月了,你是第一个进门的。”事到如今应该已有好转,但恐怕好转有限。
就算除去去年这次让人始料未及的事件不谈,前两年普洱茶市场的表现,恐怕也和兴旺红火没什么关系。
所有茶商都在抓耳挠腮如何才能把存货卖掉,所有茶农都在问自己熟悉的合作商还收不收茶,一片冷清惨淡自然不必多说。
其实说实话,市场好不好,取决于消费者。这就不得不说三个参考指标:消费人群,购买力、购买意愿。
“名山名寨、古树纯料”这八个字从2009年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一个年头中,市场教育、市场培养已经完成,消费人群已经积累完成。
但十余年的发展,除了为“名山名寨,古树纯料”积累用户之外,其实还形成了消费分级,什么样的人喝什么级别的名寨,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名山,其实市场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做好了分门别类。所以与其说有没有消费人群,不如看看“人群,茶,名寨”这三者到底匹配不匹配。
购买意愿,说白了就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产品心甘情愿地掏钱。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不妨回想一下,当初你掏钱买茶的时候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呢。这么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下来,大概关键在于老生常谈的三个字:辨识度。
名寨就那么几个,你做我做大家都做,做出来的东西相差无几。在商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消费者只会选择价格低的那一个,最后就只能是惨烈的价格战。到了这一步,其实考验的是你能赋予这款茶多少价值:
品牌辨识度、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辨识度越高,就越能从一众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
至于购买力,这个确实无法强求。最近两年,尤以今年为甚,普洱茶行业面临的大环境多少有些不太友好。普洱茶行业传统的三驾马车无非是:喝、藏,送。
今年的大环境异常艰难,茶叶又并非生活必需品,因此藏和送自然折损不少,虽然喝这一项尚有可为,但这份市场毕竟有限,难以独撑大局。
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古茶价值挖掘不充分。在传统的定义中,临沧茶拥有原生态健康价值、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越陈越香将古茶的收藏价值演绎到极致,古树纯料又将原生态健康价值、品饮价值演绎到极致。
但这并不是全部,消费分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古树茶的体验感、品质感和品牌化、或是个性化发展。所以要在挖掘古茶既有价值的基础上,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挖掘古茶的体验感、品质感、品牌感等价值。
购买力,消费人群,购买意愿打破这三点的桎梏,临沧茶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