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我发了数张初春江南的照片过来,从图片看出尽管我们这乍暖还寒,江南已经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红杏出墙了!
看到这些图片,一种新鲜感,一种对天地换发出的朝气由衷的赞美,在古今中外,很少人对自然界的迤逦风光不喜欢的,然而在把情感移到欣赏的对象上,发出内心的赞美,一般人会说真漂亮,真美。
而在文人的眼里看到的会更加的文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雨比作酥,很多人会想到,草色的确在生长的初起,远远看去,嫩绿一片,走进却星星点点,似有还无。所以诗人会从内心发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他内心充满了欣喜,我们读了诗之后会由衷赞叹,诗比我们看到的景物更美。
古人写诗,不仅是遣词造句,更是画在诗里,诗中有画,我们都去过江南,都看过江南的烟花,那路边的花草的确比我们北方开的早,开的多,看起来也更加的柔美,可是只有一个人写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个人就是白居易,他看到的江南好,与我们看到的江南一样的好,只是我们回忆起来的景色都是具象的,化作脑海中的是那一片花海,一株海棠,一洼山泉,一坡翠竹,没有想到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红杜鹃如燃烧的野火,绿丝绦般的垂柳染绿了那一泓清水。
文人的情感的确比我们一般人细腻的多,这一点看过冰心写的《樱花赞》里写到一段话:“ 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 ”这段话给我们这些喜欢春天的花花草草的人,喜欢穿花度柳的人是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呢?
至于看花看草的感受的不同,还与看的时候专注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才会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说法,林黛玉写的《葬花词》之所以让人触景生情,就在于她太专注于自己的情感而化作了泥沼的桃花,所以以泪为笔,以血为墨,写下“ 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而唯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春景之中,才会体会到春天花开花落的美妙与伤感,仅仅是“太美了”一个词,怎么能领会这一季的春色呢?
所以晏殊就在花园的小径来来回回的走,看到了夕阳西下,看到了落红遍地,想到了人生苦短,写下了“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样的春景似乎来的有点不合时宜,然而晏殊此时的心情有如果看到初生的阳光下,万紫千红,杨柳依依,想到了燕子去了再来,想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春天才是我们喜欢的春天啊!
写到这里,抬头看看窗外,真的就看到了万条垂下绿丝绦,几只麻雀在烟柳里呼朋唤友,窗下的樱花已经冒出嫩芽,想不会太远,我们也会春色满园关不住,莺歌燕舞穿墙去了。
新沂郇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