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遇到一泡极品金牡丹。
倒不是说,它的表现有多一鸣惊人,让人亮瞎了眼。
而是它香气寡淡,怪味很重。
并且单论品相表现,它堪称是劣质到登峰造极。
属于一眼假,假到家。
是这么些年在试茶途中,难得一遇的典型负面例子。
麻花想到,平时经常有新茶友过来咨询。
“哎呀,这岩茶焙了火的,看着每款茶都长得差不多。”
“到茶叶店买茶,依我看来,每斤300出头的肉桂,看着和每斤是3000多的肉桂也没差距,如果不喝根本分不出来。”
“这岩茶就是和绿茶不同,至少但凡高端些的绿茶,一看就品相出色、很值钱。”
眼下,好不容易抓到了典型。
且来以那泡怪味金牡丹为例。
聊聊那些一看就很廉价的岩茶,究竟是何模样?
《2》
为避免干扰项,暂且避开价格不谈。
总之大家就记住这样的关键词——便宜。
以它的价位,能让人直接用来煮茶叶蛋却丝毫不心疼。
暂且也抛开外包装不谈。
圈内流行这样的调侃,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茶靠包装。
哪怕再次品的茶,一旦装入了华丽丽的高大上包装,任谁都会高看两眼。
要是受到外包装干扰,难免会影响初步判断。
就茶论茶,单以这泡轻火金牡丹的外形看,它暴露出来的问题很齐全。
一、整体花杂。
将干茶倒出,放在茶则上观看。
从干茶上能看到的颜色很杂乱。
有暗褐、咖褐、暗红、黑褐、军绿、蛙皮绿不等。
如此花杂的条索,暴露出不少问题。
说明它的原料老嫩不一,导致做青发酵时,难以齐步迈进。
有的地方已经发酵到三红七绿的,但有的仍旧是全绿,没有丝毫红边。
也说明,这泡茶没有焙到转色。
原本就轻火茶来说,只要做青基础打得好,发酵程度合理,焙茶时只轻焙、叶底以军绿为主,不焙到转色也无妨。
但从这泡成品金牡丹有红有绿的条索看,这茶的最大毛病怕不是火功不匀,而是有走水茶,没焙火之嫌。
二、条索干枯。
好茶看起来要“润”。
即便炭焙之后,十分干燥的干茶条索,也不例外。
干茶需要带有一定色泽,乌润有光,看着精气神才更好。
就像看一个人的气色。
近看时,若看出对方发色枯黄,颜色枯槁,没有丝毫润感。
很显然,这是头发缺了营养,气血不足。
岩茶也不例外,虽说岩茶已经焙了火,但不能看起来毫无生机。
看起来像枯草、枯树叶的茶,品质好不到哪里去。
三、茶梗明显。
岩茶在采茶时,要连梗采下。
按照不同的开面成熟度,不含芽头,连梗采下三叶、四叶左右。
连梗采摘的目的,为的是帮助做青走水。
毕竟,假设不采茶梗,一片又一片摘下青叶。
放入茶青筐后,叶片们还不得紧贴在一起,怎能顺畅走水?
再说,茶梗作为茶树根系吸收养分、水分,以及叶片光合作用生成养分的中转站,内在也有一定的风味物质。
做青时,伴随着茶叶内部的多余水分逐渐从叶张内退散。
茶梗内部的风味也能随着水分游动,慢慢转移到叶片内。
待做青结束,完成制茶使命的茶梗,成了岩茶加工的边角料,不适合再出现在成品茶内。
做青后,焙火前,需要拣剔掉茶梗与老叶片。
若是茶梗剔除不净,一泡茶上随意扫两眼,就能看到茶梗存在,说明它的挑拣着实太马虎草率。
四、揉捻不紧。
武夷岩茶的干茶条索,以揉捻紧结为贵。
揉捻不紧的岩茶,毛病多多。
有可能是因为原料自身原因。
叶片采老了,纤维太粗,揉不成形。
有可能是因为揉捻不当。
揉捻时间太短,温度不足,力道太轻,导致揉捻效果不佳。
还有可能是最佳揉捻时机被耽搁了。
杀青后,没能及时趁热揉捻。
等到叶片变“干”,再去揉捻,为时晚矣。
五、茶片较多。
与茶梗类似,岩茶的茶片也属于典型的制茶边角料。
挑拣时,需要尽量剔除。
偶有一两片没有彻底剔干净的茶片,勉强还能原谅。
但占比过多,茶片的存在感过强。
就暴露出这样的问题,这批茶的挑拣不过是草草走了过程,完全没上心。
要不然,一番精挑细选过后的茶,怎会是这副模样?
此外,还有另一层问题。
即,这批茶的原料很粗老。
普遍采太老,以至于揉捻不成型的老叶片太多。
挑拣时,根本没法挑。
才形成咱们最终看到的这副尊荣。
六、底部偏碎。
专业审评时,取样也是有讲究的。
不能打开大箱,随机在上面抓一泡茶,就直接冲泡。
而是得抓一把干茶,放入把盘,摇晃均匀。
体型大小不同的茶叶,会受惯力影响,自动分成上段、中段。
通常,上段略粗,下段偏碎。
而处于居中段的干茶,最能反映整体水平。
若是开箱抓茶时,只抓面上相对完整的茶叶,茶样选取未必客观、真实、完整。
回到整体,那泡茶片偏多,干茶粗松的金牡丹,表面看着还行。
但底部沾有不少碎茶。
倒出干茶后,密封袋内壁受到静电影响,能看到很多碎叶。
将茶叶倒入瓷质茶则内,将茶叶倒出后,连茶则底部也有不少碎渣沫。
说明这泡茶在整碎程度上,还是差了点意思。
七、原料粗老。
前面已经提到,这泡茶的原料采摘不是很标准。
青叶偏老,估计是采茶时,这片金牡丹没有被人重视,最佳采茶的三、五天黄金采摘期白白被错过。
直到青叶变老,才被采下。
这从茶片多、揉捻不紧等表面,已经得到验证。
但在拨动干茶时,有了意外发现。
因为无意之间,发现了堪比小木棍的老茶梗。
内在纤维已老,木质化明显。
通常,青叶原料过分粗老,对岩茶风味影响很大。
青叶老,意味着茶味风味流失。
泡茶时,茶味薄、不耐泡,带有粗老味等一系列状况都难以避免!
《3》
武夷岩茶的相关介绍里,常会出现这样的经典评语。
“乞丐的外表,菩萨的内心。”
岩茶看似其貌不扬、其貌平平。
但在茶香、茶味、韵味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茶叶审评时,和绿茶相比,岩茶干茶外形比分并不高。
但并非意味着,岩茶毫不在意外在形象。
至少,像这泡典型负面例子,不论怎么都说不过去。
更何况,它还是一泡轻火的金牡丹。
理论上,它以香气为卖点。
但在干茶上,茶香微弱不可闻。
卖相差、又看不到优点的金牡丹,毫无可取之处!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和新岩茶相比,为什么老茶客偏爱陈年岩茶?李麻花说出了3个理由
茶树上长青苔,就是正岩茶?分辨岩茶山场,苔藓说了不算
返青、毛茶、蛤蟆背、山场味,8个岩茶专业术语,一次性喝懂岩茶
卖茶服、卖水、卖岩茶,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岩茶“大师”们的表演
正岩茶容易让人茶醉,价格又高还不好喝?喝不懂岩茶的“四宗罪”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