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徐鉴茶】中所品鉴的茶友们寄来的茶样靠谱的很少,大概不到10%,为什么呢?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2003年普洱茶刚开始了发现老茶价值的历程,当时老茶的身价(自身的价值)相比新茶来说也是价值不菲,当然并没有像今天这么夸张了。其实我们当时对老茶也是一知半解,主要知识部分来自于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书,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广东、台湾、香港的茶友。当时也喝了不少所谓的“老茶”,基本都是广东、香港或马来西亚存储的,当然现在看起来就是仓味很浓。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叫做好的老茶,和现在很多新茶友一样把仓味当成是老茶特有的陈茶味,用汤色是否变红作为判断老茶年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不太了解那些形形色色制作老茶的手段。
这个时候似乎是所谓的缘分到了,一位广东茶商问我想不想收一点92方砖,92方砖大家应该都知道,这茶现在可是大名鼎鼎,一小片砖要1万多块钱,当时我记得他给我的报价是80多一片(就是 800多一公斤),也够贵的了。要知道那时候一公斤老班章也就几十块钱,80多一片的92方砖,价格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正常的价格。我们试尝了一下,以当时的那种知识来看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我就拿了100片,拿了就拿了,也没当回事,一直就这样放着。不过后来随着对普洱老茶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对那些制作老茶手段的明了,回过头再看当时收的92方砖,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完完全全的芳村出品,8000多块钱交了学费,那些所谓老茶也就进垃圾堆了。大家想想看,如果当时我买对了,现在可是价值100多万,涨了100倍哦。唉~往事不提也罢。
第二个故事是在2007年,正值普洱茶最为疯狂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他是做旅游行业的,也被当时那种狂热搞得心痒痒的,出手买了不少大益的红丝带。
这里顺便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勐海茶厂出品的中茶牌红丝带其实就是出口的7542青饼,茶面上压进了一条红色的织物带子,最早产于90年代初期,应该是当时的台湾茶商所订制,在普洱茶圈中很有名。正因为名气大,追捧的人不少,因此茶价格也就很高。
朋友拿的具体价格我并不清楚,但肯定不便宜。到了2009年,普洱茶刚从崩盘中逐渐恢复时,他就想委托我帮他找一个买家来接手,或者干脆就让我买了,当时我也是很感兴趣这茶。他有3个大件,两件是原包装,一件拆开了,一共大概是有230饼。我就让他先拿一点过来我试一下,因为有过92方砖的前车之鉴,这次格外谨慎。只不过我的谨慎这次是显得有些多余了,那茶才一打开看着就不对劲,有霉点就不说了,茶面的条索形状与正品差距非常大。再一开汤冲泡,同样是一股浓烈的仓味,再看茶底,明显是一个生熟相拼,并且它还是经历过做仓的这种老茶。我这朋友显然是损失不少,只能他自己留着了。
第三个故事是近期闹出的笑话,2008年是普洱茶价格最低迷的时候,当时的老班章也就300多一公斤,我的一位茶友跑去收了一些老班章的料,大概有20多公斤,花了一万块不到。在家存放了一年,嫌散茶太占地方了,就拿去委托熟人压饼,压好饼之后也送了一点给他的朋友。前段时间和我联系,想和我们的老班章做一个对比,看看存放了12年之后的老班章与今年的新茶有多大程度的不同,也就是想研究一下昆明仓的一个转化规律。
当我把他那茶的包装纸打开的时候,发现茶的条索颜色与老班章的是有些差别的,心里就那种咯噔了一下,要是万一……开汤之后我没敢太多说什么,只是看他越喝脸色越不对,他实在忍不住了问我“你怎么看这茶?”,我只能将我的真实体验感如实相告。又是一款不靠谱的老班章,难为了他精心存放了12年。
讲这三个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对于老茶、名山茶,就连行内人或老司机都有可能掉坑里去,更别说是入门不久的新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