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热情好客,这一特性自古有之,古君王诸侯就常设宴款待臣子、宾客,客常举“爵”上堂,敬酒于之。
那么敬酒用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用酒杯,毕竟如果是盛酒器、温酒器就不合适了吧,相当于国宴级别,唱了祝酒歌、说了祝酒词,事毕一人一瓶,自上而下一起对瓶吹,肯定有损风雅。
那么这个时候爵是酒杯还是盛酒器,大家想必心里可能已经有了答案。对此我们也不是空口无凭,妄加揣测,话不多说咱们上证据。
爵,飲酒器也。《左传杜注》
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飲。《左传》坐奠爵,拜,執爵以興,長答拜。坐祭,遂飲,卒爵,執爵以興,坐奠爵,拜,執爵以興,長答拜。《仪礼》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周礼》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無廢斯爵也。”《礼记》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爵
商 青铜爵(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商 青铜爵(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商 青铜爵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青铜禁,西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商代晚期 子爵
元 靑铜爵(侧视图、正视图)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 靑铜爵(图4)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而青铜爵是一个庞大的族群,除了以上大家所熟知的器型之外,还有一个颇为另类,更能证明爵的工作属性。
我就是伯父公爵,家住周原博物馆。为什么我被单独拿出来?还不是因为我器型特殊,我没有家里其他爵那三条修长的腿,就没法加热温酒。我也没有流,没有流就没法作分酒器,只能洋洋洒洒,不符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考古工作者笔下我长这样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我的工作就是直接往嘴里倒酒。
明 永乐 青花波涛龙纹爵杯、爵托盘,台北故宫
如果说前文的伯父公爵是另类,那么爵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型器?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字就会脑海里浮现的有流、有柱、三条腿的样子。
明 《晋爵图》陈洪绶
那么爵的名字又是谁起的呢?就如同大家现在走进博物馆,会看到一堆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底下还配着一堆稀奇古怪的名字。那么我们又是怎么准确知道它们的名字的?
事实上,十几年前的磁带随身听,现在年轻一代都不太叫得上名,而我们隔着先秦两千年,这些器物的命名真的靠谱吗?
其实我们现在对青铜器的命名,大多承自宋人。宋朝有一批考古爱好者,比较有名的比如李清照的老公,宋人根据出土器物的形状,推测其功用,再从文献的记载里找对应,于是给千奇百怪的青铜器命了名。比较有名的如吕大临的《考古图》,就是留存下来的一本宋人的考古册子。
宋 吕大临《考古图》
清人的考古承自宋人,我们又继承清人,这种命名方式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所以其命名源头是宋人看书对出来的,自然有不靠谱的成分在。比如宋人定名的「簠」,现在更名为「瑚」;宋人叫的「觚」,现在应该叫「同」...
当然,最靠谱的方式是青铜器自己说自己叫什么,也就是铜器的「自名」。铜器怎么自己说自己名字?由于很多铜器上有铭文,铭文会写制作这件器物的原因,有时候就顺手写了这件器叫什么。
比如某个器铭文最后写「作宝鼎」,我们就知道这东西叫「鼎」;
某个器铭文最后写「作宝簋」,我们就知道这东西叫「簋」;
……
以此类推。
明嘉靖 回青釉爵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但一个器物存在的时间久了,它的用途就会发生变化。不可能“爵”用了三千多年它的用法就一成不变。爵在西周及春秋时期也作为酒杯使用,同时也代表一种高等级的礼仪。例如《礼记》中记载:春天天子行“耕籍礼”后要和诸侯臣子一起宴饮,天子用到的饮酒器就是爵,天子“执爵”就是一种执杯欲饮的形态,“爵”在这里既有实用器的作用又有礼器的价值。
后来“爵”的形状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元明清时期的那些陶瓷爵,爵口就变得圆润一些,不再像青铜爵那么又长又尖,这样就更适合于直饮。
元 蓝釉描金爵 杭州博物馆藏
1987年杭州市朝晖路元代窖藏出土
清乾隆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1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掐丝珐琅双螭戏珠纹爵杯、盘
清乾隆 白釉爵
清 小玉爵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小玉爵杯(正)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小玉爵杯(底)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鎏金錾花爵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至清乾隆时期,多慕古之作,此时期仿三代青铜器制作精良,多精品。本周元素艺拍11月1日开拍拍品就有这样一个明确纪年款识的爵杯,2号结拍,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咯~
清乾隆三年铜爵杯,元素·艺拍拍品,2021年12月1日开拍2日结拍,欢迎参拍。
此对爵杯为清乾隆仿三代青铜器之作,表面施烧古工艺,色如栗壳,古朴典雅。爵杯敞口深腹,两侧外撇,单耳,杯口中心左右各立一柱。器腹部铸仿古彝器回字纹饰带一周,纹饰清晰朴拙,盎有古意。腹部下承三个高足,流下部有阳刻“乾隆三年仲冬吉旦制”九字款。
乾隆一朝仿古铸器盛行,造办处仿古作器不仅有宫中所藏商周彝器作参照,更巧用本朝工艺,所作仿古器兼具商周礼器之古雅与乾隆本朝之富丽。尤其当时铜作对烧古工艺的运用已臻纯熟,所用工时既多,呈现出的各式皮色更属异彩纷呈,使乾隆仿古器神韵独具,素为藏家所珍。
积淀了千年的“酒文化”
想步步高升?
先从敬酒开始吧。
(本文来源于古玩收藏艺术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