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喝茶的心境,多有讲究,明代的冯可宾有“喝茶十三宜”,列举得细致之极。
对于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
其中,王国维所言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总结得精妙入神。
他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词的境界有这两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在词中能看出的这两种境界,喝茶高手在饮茶时,同样能有所体悟。
饮茶 · 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有我之境”,是以“我”来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万物都会附着有我的情感。
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是典型。
喝茶时,借茶寄托情感、排遣情绪,获得一种宁静感,这种饮茶境界是一种“有我之境”。
饮茶 · 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无我之境”,是以忘我的方式来观察周围事物,所以看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典型。
随意而采菊东篱,无心而见到远山,逍遥洒落的精神状态,是先于采菊和见山之前。
当个人洒落与自然旷味,在某个时间点上相撞“碰对眼”了,则产生物我两忘。
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消融,彼此融为一体,人与天地和谐,俗称审美陶醉,哲学上称为“天人合一”。
喝茶时,归还事物的本真,茶还是茶,专注于品尝其滋味等,显露出茶的本然。
本身心思沉静,超脱而悠然,自然也能流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叹。
这两种境,一种境界优美,一种境界宏壮。
王国维谈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饮茶也是同样的道理,饮茶有意境,饮茶的格调自然也就有了。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极好的。
来源:杯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