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简评廖伯逊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

作者:我们的茶旅世界 更新时间:2022-08-31 13:05 阅读:974

四川省作协会员廖伯逊的非虚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去年11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由《不灭的灯火》《封沟堰》《课外书》《我的春节》等四篇较长的散文集结而成。细细读之,可见作者以款款深情,追忆了童年时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乡情、人情。


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简评廖伯逊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


第一篇散文《不灭的灯火》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作者以“任心闲谈”的漫谈叙说方式,回忆了家乡川北深丘里的童年“灯火”,而作者脑海里的这盏旧日“灯火”,最终成为作者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


“大文章全凭起首,好结果只在后头。”说明文章好的开始的重要性。《不灭的灯火》由非常流行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引入,儿歌中的“灯”是“文眼”,是文章的红线。作者在童年时经历过的各种“灯”——照明工具,扑面而来:煤油灯、桐油灯、松明、马灯、稻草火把、汽灯、罩子灯、手电筒,直至电灯。“灯”串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大时代。


这些永不熄灭的“灯火”,见证了一个个体和家庭,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善良、勤劳、苦难和辛酸;从个人到群体,在幽辉黯淡的“灯火”中,竭力奋斗,改变命运。


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简评廖伯逊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


那些表述,令人动容,唏嘘不已:


“我们家用的是红岩牌蓝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我们家空墨水瓶多,用不完,母亲就送给周围的乡亲。”彰显了善良。


“姐姐”端着煤油灯照亮,方便父母喂猪。在幽暗的煤油灯光里,父亲准备第二天的教案,母亲缝补“我们磨烂了的裤子,穿烂了的衣服”,“纳鞋底做布鞋”。表现了勤劳。


寒风“从瓦片、泥墙之间的缝隙灌进屋里,就像一条条拖着长尾巴的蛇,在房间里打着转儿,侵占了房间的每个角落”。煤油灯瞬间被吹熄灭。“前后干了两年多,连接房后山包的、两米多高二十多米长的挡风墙修好了。”“我”和三弟、四弟在“白雾缥缈的早晨”,走很长的山路,去挖斑竹苗,栽在挡风墙上。“我们”在挖斑竹苗时,表现出惊喜、迫切、恐惧的心情。“我”背着放进斑竹苗的沉重的背篼,“背起了喜悦”。记录了苦难和辛酸。川北深丘里这户农家的生活境遇,只是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时代,城乡户籍二元对立年代,千千万万农村人家的一个缩影。


时代艰难地掀开了新的一页,国家恢复了中考高考。照明工具日新月异,煤油灯迅速被电灯替代。在希望的灯光里,闪耀着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于是,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如饥似渴地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半期考试,是全区统考”,“物理考试,我居然考了全区第一名”。“我”最终升学考试成功。


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简评廖伯逊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


在《不灭的灯火》中,作者心中永远亮着不灭的希望,这正如路遥的《人生》中的高加林,为走出大山而拼搏,是川北深丘里一位农家子弟潜藏的憋屈,是命运的不公,要在平凡的世界里,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人生路。


读罢这本“旧事重提”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后,掩卷沉思。这几篇散文,体现出审美性和知识性,作者采用“漫谈”或“闲谈”,甚至“闲笔”的方式,转弯抹角地娓娓道来,又以“灯”串连起诸多相关联的知识、人和事,做到了“形散而神聚”。同时,“嗅出”作者体现出的叙述方式和文学气质:友善,而不冰冷;自然,而不僵硬;从容,而不慌张;平静,而不浮躁;随心,而不做作;真诚,而不虚伪;平等,而不高傲等等。


因此,散文集《不灭的灯火》不仅具有文学的可读性,而且具有认识事物的知识性,知晓时代变迁的“史料性”。


(图片为《不灭的灯火》封面和插图)


作者简介


廖伯逊,男,四川苍溪县人,四川省作协会员,江油市文联主席,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出版长篇小说《失落》、长篇报告文学《大河情怀》,多篇文学作品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等报刊。《大河情怀》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多篇作品收入《四川精短散文选》《四川回答世界》《浴火重生》等图书。


刻在骨头上的时代记号——简评廖伯逊的散文集《不灭的灯火》


自 序


很早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每次提起笔来,要么刚开了个头,就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要么俗事缠身,一忙就忘了,等记起来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偶尔,勉强为之,写了一些“豆腐块”之类的文字,总觉得很不成样子。因此,为故乡写一篇像样的文字这事就一拖再拖,成为我的一块心病。


我出生在新社会,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每一步。从出生到现在,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几十年来,祖国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我与我所在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故乡的变化当然也是巨大的,可以描绘的人和事特别多。我想,我只能从繁复的人和事中采撷一朵浪花,或一颗露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样,就可以了却我长久以来为故乡写一篇像样的文字的宏愿。


我的目光落在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灯火上。七十多年来,农村人的照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松明到煤油灯,再从煤油灯到电灯,可以说一步越千年。于是,我就把我与灯有关的事进行了回味和梳理,写了一篇《不灭的灯火》。文字出来后,得到了吕勇、罗润、敬秋平、伏德明等一帮友人的褒奖。这为我接下来的写作增添了无穷的动能。于是,我又抽时间写了《封沟堰》《课外书》和《我的春节》三篇文章。


封沟堰是改变故乡缺水状况的一大水利工程。对我们那个地方来说,那一堰碧水,与其说是一道风景,不如说是一潭救命的甘露。在水的滋养下,沟壑里的地块、山梁上的梯田,从春到冬,生命蓬勃,生机无限。农人因此而吃得饱饭、睡得着觉了。


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封沟堰还在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真实写照,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最好诠释。尤其是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小时候能接触的课外书比起现在的学生来说,少之又少。那时,能阅读到一本完整的课外书,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我读过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就是我的一扇窗。透过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片天。就是这一本本难得的课外书,让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课外书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成了我人生的指导老师。


至今,儿时读的小人书、谜语书、剧本、小说……时不时就会从我的脑中跳出来,呈现在我的眼前。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依然是那么鲜活灵动,甚至是翩翩起舞,令人欲罢不能,想入非非。


儿时的生活很紧张,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肉,算是很幸福的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星期吃一次肉根本就无法实现。过年,无疑是吃肉的最佳时期,也是解馋的好机会。


除了吃肉外,还有更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比如烤柴疙瘩火、放鞭炮……等等。


考起中专和参加工作后,每年回家过春节,交通成为最头痛的一件事。为了一张小小的车票,不知难倒了多少归心似箭的游子。这些,都是社会变革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以上都是些陈年旧事,但故乡的那山、那梁、那壑里的层林、梯田、塘堰、树木、磨盘、晒场、放牛场、火把、煤油灯、小人书、儿歌、风筝、晨露、山雾、夕阳、禾苗、乡音……其实都是我的乡愁。


我知道,从古自今,人们对故乡的书写已经很多了,有记载的,多得无以计数,还有湮灭在历史苍烟里的,更是不可想象。我还是固执地写下了我的故乡,将寄托我乡愁的四篇文字收录成集,并把其中一篇文字的题目作为书名,展示在读者面前。


人们常说,一代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些不成熟的文字。我想,如果能引起一个人的共鸣,也就欣慰了。但我相信,还会有两个人、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出现。


我是在乡下长大的,我在城市生活的时间比在乡下多了两倍多了。我知道我回不去了,在城里的日子想念乡下,到了乡下又迅速回归城市。我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迁徙鸟。我知道与我一样害“乡愁病”的人不在少数,或许,我的这些不成熟的文字,就是疗治这类病症的良药。


不得不说的是,书中的人和事大多是真实的,只是一些地方进行了技术处理。因为,我还要回到故乡去,请原谅我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回乡的路。


时下正值盛夏,各种植物拼命生长,呈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我的这些文字,也在这个季节奔涌跳跃,像稠密的夏雨,不管不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愿这些文字如夏季一样蓬蓬勃勃,生机盎然。


(本图文来源:西部副刊 四川作家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