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茶马古道,从雪峰山麓的瑶寨发源,曲折蜿蜒,穿奉家而过,聚江成“源”,过熊山、跃龙池、过苏溪、横渡风雨桥。这条从唐宋奔袭而来古道,汇聚了不少神话传说、融入了几多诗风词韵,才沉淀出历史的茶文化,成为梅山文化重要一极。
在绿波荡漾的早春,我们走进茶马古道。绿色发展的春风,唤醒了古道群山,几天前还是一片青灰的水墨画,一场滴滴答答、平平仄仄的细雨,就把它涂抹成色彩斑斓的油画,桃红李白,远山含黛,步移景换,美不胜收,万亩茶园,蔸蔸叠翠,芬菲烂漫,湛蓝澄澈,鹅黄与翠蓝相遇,若金风玉露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小鸟时而凌空而上,时而盘旋低飞,靓影在天空熠熠生辉。绿蓝一色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走进茶马古道。时光深处,苍茫大地,芬芳四溢。陆羽在天门的木马岩,会盟茶人,凿石开荒,岩湾汪洋。屈原在鸾凤山!“路漫漫其修远兮”。别后千年,渠江贡茶便永远生长在了梅山人的心中,青枝绿叶,随风摇曳;白色小花,笑意吟吟;芬芳了四季,蔓延了梦想,兀自成歌,涂抹在茶园记忆的味觉上,浓缩了人们对红茶、绿茶、白茶的感觉。
而今,渠江贡茶的醇香穿过时间的隧道,亭亭玉立地站在人们面前。让人凝望着玻璃茶杯,它在滚烫的开水中慢慢伸展开叶片,汤色慢慢由浅变深,由浅绿变深绿,碎米状的条索在杯中舒展开来,闪闪烁烁,点缀在嫩绿的叶间,嫩绿、鹅黄、浅白,整个茶杯宛若一轴水墨画,荡漾着春天的气息。端起茶杯,轻轻移至鼻端,一股栗香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经过“金戈铁马”的洗礼和历史文化的冲刷,让这条茶马古道变得更丰盈而充沛。
在诗词的氤氲中,我们走进茶马古道。透过迷蒙的千古风尘,茶马古道是一首诗,且由诸多的意象构成的一种意境。可能是一个村落、一处陂塘、一道山岗、一片树林、一盘石磨、一把镰刀,或者一声杀青的哔哩,一座野草萋萋的茶山……因为,无论哪一个意象,都会让你萌生茶乡的情愫,在心底低吟那首绵长的茶歌。
也许,李白曾在这茶马古道送别好友,吟出“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杜甫在这里思念弟弟,唱出“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白居易饱食闲坐,诵出“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李商隐归隐田园,郁郁不得志,咏着“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资水向东流”。河水浩浩东去,裹挟着诗词歌赋,汇聚着道儒释,沉淀出古老的梅山文明。
走过这条春意微澜的茶马古道,走过这条历史奔流的茶路,走过这条诗意流淌的路需要几分钟,需要一生,一个世纪、甚或一千年。因为从时间的河床深处,可翻出诸多关于古道的图景、物件和故事,它们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这就在于,每个人心目中的茶马古道,总是不尽相同。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
古道,“茶马”的另一魂灵,贡茶的又一精气神。它从古代《茶经》中姗姗而来,经受了宋元的霜雪,历经了明清的风雨,走进了近现代的冬天过后的春天,终于走出了一款好茶应有的姿态与容颜,风韵与禅意。
作者:杨建长
责任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