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80%不安全?
身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茶农徐小英发微信说:“有辛苦必有收获,这个冬天再也不吃化学菜了。”她的家在古六大茶山的蛮砖,走几步就是原始森林,菜地在一个山崖边上。远在深山之中的茶农要自己种菜,才能吃到生态菜,这让我万分惊讶!问之,原来茶农现在也不种菜,所需蔬菜都是从附近的大棚蔬菜地拉来贩卖的,自然会打农药。
这件事,让我对与农残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
原云南省茶叶协会邹家驹会长也认为农残是个大问题。由于邹先生熟悉出口事务,我以为他的说法主要是针对出口的茶叶,而茶叶出口的份额在我看来与国内市场相较又微不足道,所以,我不是太关注。
2014年中,我连续两次上茶山,参观了云南普洱茶集团的有机茶园基地,基地数万亩茶园已经5年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我也还是太在意,内心里觉得“有机”这两个字离我甚远。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我们着眼于现在,解决的问题在于现在,过于关注现实的结果是,对于将来,我们漠不关心。
但是,一个远在原始森林旁边的茶农居然都吃不到生态菜,自然引发了我的关注。可是,这农残并不好写。勉强写了几千字,枯燥无比。其原因在于农残是个比较专业的事,不像茶叶,可以从种植、加工、市场、历史等等角度去梳理。
由此,我又埋头于阅读有关于茶叶农残的大量资料。
面对中国的农残,一般人是不敢批评的,因为只要你一张口,马上有专家站出来,说你不懂装懂。然而,事实上,海南“毒豇豆”风波、青岛“毒韭菜”、潍坊“毒姜”、河北“毒蒜”、信阳“毒茶”、湖南镉大米、白洋淀苏丹红鸭蛋、河南瘦肉精、西安毒豆芽... ...种种问题的指向是不言而喻的---农药滥施。
整个中国,毒物太多,国人仿佛是百毒不侵。
2004年,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再过50年,中国人将生不出儿子。”舆论由此而大哗。钟南山院士是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其指责中国农业部门不作为,“生不出儿子”的原因在于农药的滥施,由此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大打出手。2004年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手机也不普及,这导致讨论仅仅在于主流媒体中的讨论,不是今日之语境。
茶叶安全否?
其实还是茶产业内部的人一语道破天机。
2014年4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在接受《济南时报》的采访时曾经说过: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产业标准太滞后,我们现在的茶叶生产标准是欧盟、韩国、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准。现在农业部、各地行业协会都在不断制定新标准,又不敢要求太严,否则国内很多茶企会出问题,如果80%企业的产品都不合格,对产业伤害太大。”
由此而推知,按照国外通行的标准,中国茶叶企业有80%的产品都不合格。换句话说,中国茶叶80%不安全。
双重标准导致的自我掌嘴
2012年4月,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2012年“立顿”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据该报告显示,“立顿”袋泡茶样中共含有17种不同的农药残留,其中甚至还包括有七种是欧盟尚未批准使用的,例如硫丹、三氯杀螨醇和联苯菊酯,而这些农药被证明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
此外,“立顿”系列茶样本中还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以及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胎儿发育或可能损害遗传基因的农药。
调查表明,立顿茶在欧盟销售的茶叶都是符合欧盟标准的,也即为其同一品牌的同一茶品,中欧有别,涉嫌设立双重标准。
然而,立顿方的回应则为:“我们生产的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之所以立顿方能振振有词的地回应,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茶叶标准太低。
然而与绿色和平组织遥相“呼应”的是国内茶叶组织的态度——一致对外!
某茶叶组织在对南方日报的记者采访时曾曰:“不能以指标的多少来衡量比较不同地区的标准,各地有不同的国情,我们的国标是根据本国的风险评估来制定的。”
那么,这个所谓的“国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实际国情”呢?
我们所谓的实际国情,就是用落后了欧美几十年的标准的代价来保护这些“80%”的茶企业。
非专业的专家们到底和谁在博弈
为什么中国茶叶的标准会落后于国外几十年呢?专家们的答案是:利益博弈。
所谓博弈,指的是贸易壁垒。
其实所谓的国际贸易壁垒主要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设置的目的是各国政府为保护该国的经济。而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以倡导自由贸易为宗旨,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的遇到的情况是,关税壁垒在逐步弱化,尤其是茶叶类项目而言,丝毫谈不上贸易壁垒的问题。
也就是说茶叶涉及的经济利益太小,犯不上。
举例而言,国外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逐年加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像土耳其、印度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涉及的产品广泛,有日用品、机电产品,也有矿产,甚至是养殖品,有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
而反倾销的认定关键就在于“价格”廉价与否,恰恰中国茶叶出口价格最廉价,不到其他出口茶叶国家一半的价格。而中国茶叶出口到任何国家,从来也没有遭到过反倾销的起诉。这就可以说明茶叶专家不是经济专家,搞不懂贸易壁垒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指环境(非关税)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商品进出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恰恰这个绿色贸易壁垒,是符合人性的,是保护人类的。
但是国内茶叶专家的说法则丝毫没有从保护人,或者说丝毫没有人性的思考方式,而是直接指向经济利益之争。往往说是欧盟的茶叶农残标准苛刻,是故意设置贸易障碍,是故意在一夜之间(1999年)年提高了标准100倍到200倍。
事实上呢?
欧盟茶叶委员会早在1993年便提出了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并于1996年实施,后应产茶国要求又给了一个“缓冲期”。欧盟在1999年正式提高茶叶农残标准,实际上意味着对于农残是“零容忍”的态度。
换而言之,国外的标准设立首先是考虑人,是从人性出发而制定标准,我们的标准首先是考虑贸易的需求,一旦我们的标准不够导致出口失利,那就成了欧美国家是为了利益博弈。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茶叶专家在茶叶内部是专业的,在国际贸易方面则是想当然,把他们把自己都没搞懂的概念,广为传播。
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口换汇的产品,甚至在某些产茶大省是唯一换取外汇的资源性产品。在那个时代,茶叶可以称为是第一支柱产业,然而市场早已发生变化。即使是国内市场,农业产值从改革开放初期GDP占比从70%严重下滑到现在的15%左右,这其中包含了粮油产值,茶叶即使在农业总产值中也属于微不足道的份额。云南省普洱市把茶叶作为第一支柱产业,也不过是文化推广的意义远远大过于经济意义。
也就是说明,如果我们的专家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停留在计划经济来看待今天的一切,显然不合时宜。对行业形成一种惯性的保护性思维,这实际上是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视屏完整版:普洱茶生活
搜索微店:吴疆说普洱
编者注: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2008年写作震动普洱茶界的《普洱茶营销》一书,其书批判了普洱众多伪概念,被称为业界第一奇书,也是唯一被盗版最多的专业性书籍。时至今日,淘宝上销售其盗版的商家,多达150余家,成为专业书籍类被盗版第一人。其作品之观点,自出版之日至今持续引发茶行业多年大讨论,屡屡引发轩然大波。其行文特点在于用独立、新颖的视角观察普洱茶现象,受到国内媒体、业界重视,其文字展现了一个本真、独立人格的魅力。其新作《七子饼鉴茶实录》现已公开发行,再次引发市场震动。
如需预定吴疆新作《七子饼鉴茶实录》,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