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评姐一直在武夷山选茶,忙的晕头转向的,从这家喝到那家,真可谓是喝百家茶,听百家言呐。好像每家卖茶都有一个说辞,且还能圆得回去,到底谁是对的呢?评姐也挑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和大家分享,避坑!!!
● 岩茶也有尴尬期? ●
这个时间选茶,有些尴尬,新茶还没有出来,去年的茶也卖的差不多了,可谓是青黄不接,样品不多。喝了几家,不算太满意,一直都没有定下来。厂家也是为难地说:“最近岩茶处于尴尬期,茶叶正处于吐青阶段,会有一些杂质吐露出来,品质不稳定,天气冷下来会好一些”,让评姐晚些时候再来。
其实不然,这是厂家的一个说辞而已。评姐喝完他家的茶,发现,他家的隔年茶处于一个返青的状态,工艺有缺陷,才会导致茶品出现问题。
发酵度偏高,火没吃进去
● 焦火茶冒充传统足火茶 ●
我想,焦火茶怕是对传统足火茶最大的误解了吧。当厂家冲出一泡深色茶汤的时候,会事先解释一声:“这是传统型足火的茶,不知道你喝不喝的习惯。”每每听到这句话,仿佛事先预警一般,感觉像是把不好喝的原因一大部分都归在我喝不习惯,或是我不怎么喝传统茶。
但评姐这两天喝到这样的茶,不是焦火茶就是急火茶,焦苦味都那么明显了,真的很难欺骗我自己啊。
● 手工茶:量少价更高 ●
作为制茶人,每年会有一些手工茶,并不意外,手工茶是制茶师与茶叶之间的较量,也是对技艺的传承。
但我们作为消费者真的能判断是否是手工茶吗?还是它是半手工?甚至是全机械做茶?不少厂家忽悠一个是一个,告诉你说:“这是手工做的,量不多。”当你以高价买走之后,下一位继续忽悠,源源不断的手工茶。
所以,我们不能过多的迷恋手工茶,而是学会判断一泡茶品质的好坏。
在寻茶过程中,你还遇到过什么离谱的说法?我们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