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近些年发现,不少朋友家里的紫砂壶纷纷闲置了。
早年间买的几把壶,放在柜子里当摆设,一年下来也不见得用上几次。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的留言感慨。
“炒作风过去了,我的紫砂壶也扔在桌子底下好久了,洗起来确实麻烦,泡茶时看不到碧绿的茶叶也是遗憾……”
除此外,有的紫砂壶之所以被主人闲置,另有原因。
最令人头疼的,非吸香问题莫属。
之前有位闽南朋友表示,他买的紫砂壶,不知是不是泥料没选对,吸香问题很严重。
某次和朋友喝茶,明明是同一款肉桂,用盖碗泡着喝香清甘活俱全。
花香、果香、桂皮香、焦糖香,应有尽有。
但换成那把紫砂壶后,香气顿时消减大半。
将茶汤倒入杯中,啜入一口。
汤中落水香变得七零八落,茶香不再馥郁,差点以为这是换了一泡茶。
一前一后的鲜明对比,可见紫砂壶的吸香威力着实强大。
无独有偶,昨天也有位茶友反映了紫砂壶泡茶的问题。
“为啥我的白茶,在紫砂壶里泡了两泡,当时感觉香气浓都。但是中间有事出去,回来接着泡就感觉香气全无,这是啥原因?”
据经验猜测,以下3种可能性极大。
《2》
一、紫砂壶吸香。
和白瓷盖碗、玻璃杯相比,紫砂壶或多或少会存在吸香问题。
只不过,紫砂壶的泥料不同,吸香程度也略有差异罢了。
有些泥料相对紧实的,茶香吸附影响并不明显,泡茶过程不易让人察觉。
而有些泥料特殊的,毛孔大、透气性超高,茶香吸附问题很明显。
话说,紫砂壶的吸香问题从何而来呢?
和白瓷盖碗比,紫砂表面没有上釉。
和陶瓷茶具相比,紫砂器皿的烧制温度不会太高。论本质,紫砂介于瓷与陶之间,内部密度不会特别高。
论材质,和玻璃杯相比,紫砂泥料特殊,拥有典型的双气孔结构。
而紫砂壶的特殊泥料材质,有利有弊。
优势是既能透气,又能保温,但劣质正在于吸附茶香。
往里注入沸水后,受到滚烫热水激发,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一涌而出。
与此同时,紫砂壶内部的毛孔也得到舒张,不断奋力吸入茶香。
正因吸香效果显著,不少紫砂壶才能做到使用多年后,不加茶叶只倒入清水也能浮现茶香。
我们都知道,清水本身清澈透明,不含任何茶香。
所谓无中生有,凭空而出的茶香,不过是以往在泡茶时吸附的香气所致。
回到开篇茶友的提问。
用紫砂壶泡白茶,为什么前两冲香气馥郁饱满,但后面再泡就茶香彻底消失呢?
若将重点放在一前一后的茶香反差,倒也不难理解。
一开始冲泡时,白茶内部的茶香、茶味没有半点消耗,处于斗志满满的状态。
前两冲,哪怕一旁有紫砂壶的吸香影响,但不影响茶香馥郁的大局体现。
至于到后面,放置时间一长,茶叶散发出来的香气被紫砂壶不断吸附。
难免会遇到香气尽数消失的糟糕局面。
《3》
二、冷后茶香不再张扬。
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回来继续泡茶。
揭开壶盖,凑近闻了闻。
发觉香气变得疲弱不堪,微不可闻。
此时,除了因为紫砂壶吸香外,还与温度变化有关。
茶香的释放,受到温度影响。
物理课程上,我们学过这样的基础原理——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活跃。
泡茶过程中,茶叶周围环境的温度越高,茶香、茶味释放速度会更快。
干茶遇到滚烫沸水的瞬间,茶香就会格外张扬。
这会儿,哪怕没有刻意闻香,也能闻到从中飘扬而出的缕缕芳香。
而按照环境温度的变化,闻茶香有前调、中调、尾调之分。
盖碗泡茶时,前调香需要抓紧时机,趁热去闻。
将茶汤从盖碗内倒出并沥干后,赶紧揭盖闻香。
此时,盖上的香气表达最是馥郁。
不论从香气馥郁程度、香型层次等,前调香都占据了一冲茶汤过半的香气份额。
趁热揭盖闻香后,将茶汤倒入杯中,细细品尝。
接着伸手摸向盖碗表面,发觉不再烫手后,揭盖闻中调香。
比起前调香,中调香的香型普遍更沉稳不少。
最后,等到盖碗彻底凉透后,再去闻尾调香。
内质丰沛,芳香物质积累充足的好茶,哪怕在叶底凉透后,依旧能保留阵阵余香。
即便如此,好茶的尾调香气往往是悠悠扬扬的,并不是特别浓郁。
站在远处,远远地区听暮钟晨鼓。
余音袅袅,幽咽不绝。
但反过来看,若是品质逊色些的白茶,冷后彻底没有茶香保留,也不奇怪。
《4》
三、静置时间过久,茶香消散。
茶香的释放,会受到温度的号召。
一泡茶哪怕凉透后,尾调香气微不可闻,近乎消失。
但再次回到泡茶桌前,注入沸水,能让一泡好茶的香气重新焕发。
添酒回灯重开宴,再次被滚烫热水激发出缕缕茶香。
但如果,泡开前两冲后,临时有事需要处理。
接了电话,拿了文件,处理杂务,放下香喷喷的茶汤,去忙手头的杂事。
等到过了两、三个小时再回来。
呀,壶内冷透的叶底,茶香彻底不见。
再次烧水,用沸水继续泡茶。
哎,哪怕用了“沸水召唤术”,还是没有半点茶香浮现。
到了这一步,基本可以断定,这泡茶跑气了。
茶香是可挥发的,在长时间静置过程中,会源源不断飘向空气里。
最终留在茶叶内部的香气,所剩无几。
茶叶储存时,尚且要避光、密封、遮阴、干燥、无异味存放。
泡茶喝,也少不了“防跑气”。
为了完整品尝一泡好茶的风味,建议连贯性品尝。
至少前五、六冲相对滋味饱满的精华茶味,可别白白浪费。
泡开一冲,细品一冲,才是正确品茶的打开姿势。
才喝了两冲,就将好茶撂在一旁。
过了一、两小时再回来,不仅茶香、茶味会发生改变,连品茶的心境都变了。
像吃饭还没吃饱,刚吃到一半就要离席。
再次回来时,肯定没有原先“吃得香”。
《5》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缕缕茶香作为好茶的灵魂点缀,它同样属于“不坚牢”的好物。
存茶时,稍有疏忽,容易跑气变味。
泡茶时,水温不对,温水冲泡,难以激发充足茶香。
喝茶时,热茶泡开后静置时间过长,袅袅香气会不断飘散。
想到这,想起圈内关于隔夜茶的讨论。
喝好茶,要及时。
茶汤泡出来后,及时品尝,风味更佳。
若是前天晚上泡开的茶汤/叶底,放到第二天再继续冲泡。
且不说,茶香会不断消失。
内在的风味物质也早已变得不新鲜、不鲜香,风味明显下降。
喝这样的隔夜茶,远不如“现喝现泡”来得好!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说清楚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盖碗、投茶量、泡茶手势,盖碗泡茶的全面教学,村姑陈手把手教你
日常喝茶、泡茶时,除了选对茶,泡茶工具应该如何挑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