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山头茶高端玩家都钟情易武高杆古树?》时,我们提过一句:
刚开始接触易武古树茶,从哪个山头开始入手,我的建议是麻黑。并列举了原因:
1.麻黑古树产量大;
2.价格相对合理;
3.麻黑综合品饮体验丰富,是喝其他茶区过度到易武茶区的一个分界点;
前两个原因还相对合理,第三个原因许多茶友就搞不懂了,为什么要从麻黑开始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清楚以下问题:
1.为什么茶人非要过度到易武茶区?
2.其他茶区和易武茶区的古树茶在品饮体验上有怎样的区别?
3.麻黑古树到底是什么特点?为什么要从麻黑开始,喝懂易武茶?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之前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到过,今天做一个细致的整理和总结,大家耐心看完。
一、为什么茶人非要过度到易武茶区?
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问法是:为什么说易武古树是普洱茶人的最后一站。
这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尝试说几点:
1.易武有老茶做背书。现在屈指可数,为老茶人津津乐道的各类老茶,几乎都与易武茶相关,或许是历史成就了易武,不过这就是事实。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越陈越香”,有老茶做背书,
2.怎样的环境孕育怎样的滋味。毫无疑问,这个行业是进步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树茶,茶友关注的点不仅仅是树龄,而有更多的维度,比如树种、生态、工艺等等。而易武,作为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它的生态环境、工艺都是被大多数茶友认可的,尤其是生态环境,虽然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一直都被津津乐道,但去过易武源头,看过森林中高杆的茶友都知道,易武的茶园生态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堪称极致。
3.易武茶极致的品饮体验。
任何一个行业玩到最后都是深度的差别、细节的差别。为什么古树茶会被单独从普洱茶这个品类里细分出来?原因很简单,品饮体验更极致。普洱茶被玩家们津津乐道的汤感、汤质、汤香、水路、喉韵、气感、体感等特征在古树茶这个品类里表现的更鲜明,更直接也更绵长,而这些点在易武茶上表现更甚。
4.就目前的山头茶行业现状而言,易武茶确实是将古树茶玩到了极致!
古树茶为什么被细分出来?因为古树茶的品饮体验更极致;名山古树茶为什么会细分出来?原因可能很多,但客观讲因为名山茶独特的小区域气候造就了更鲜明的特点和更棒的品饮体验。换而言之,产区里越细分,代表着茶人玩古树茶的深度越深。
毋庸置疑,没有一个茶区如同易武一样分得这样细致。许多时候只是一片地或几片地被单独挑出来做“名微产区”,类似麻黑的石门坎、高山寨的芭蕉林、甚至是薄荷塘的一类、二类等等。这都足以证明,易武是玩的最深的一个产区。
5.易武茶的转化更惊艳,更值得期待。
在制作工艺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易武古树茶的转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就个人的仓储经验来看,易武古茶一般半年就会迎来一个小高潮。藏茶带来的惊喜和期待不言而喻。
二、其他茶区和易武茶区的古树茶在品饮体验上有怎样的区别?
因为本人主要涉及临沧(勐库、邦东)和易武方向的山头茶新茶。所以本段落还是以勐库茶和易武茶做对比。
老实讲,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而且一家之言很难客观,所以只能大方向区别,略带一些个人的经验判断,勐库山头古茶和易武山头古茶的区别有什么呢?
1.滋味丰富程度的区别:勐库茶的滋味更丰富。
但凡单价超过2000的勐库山头茶,无一不表现出滋味丰富,所谓的滋味丰富,就是茶汤在口腔中的直观感受,这一点勐库茶是极致的,即便是一泡茶里的甜感,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甜,有一瞬间的蜜甜、一瞬间的甘甜、还有可能是冰糖甜……
再者,古树茶回甘生津是很正常的,但极少有山头古茶如勐库这边的茶叶,在嘴巴里回甘生津之后会呈现出“某种状态”,比如冰岛老寨的“冰糖韵”,就是茶汤咽下去后,整个嘴巴如同含过冰糖一样清凉爽朗;在比如大中山、南迫、地界的清凉感,茶汤过喉后,要么两颊、要么上颚、要么整个口腔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清凉感,这些品饮体验无疑是极致的;
易武的名产区古树茶却极少有这样的体验,尤其是易武方向的森林里的古树茶和高杆,滋味表现更加纯净自然;
2.汤香的区别:各有千秋
在新茶时期,易武名产区的古树茶汤香是香气与茶汤的融合度非常好,但程度不深,在喝薄荷塘、弯弓和麻黑等寨子的时候,也能感受到香气,不过总是若隐若现的,仿佛一直都在,但就是很难捕捉;
勐库茶则不然,香气与茶汤的融合度没有易武名产区的好,但程度很深,在喝磨烈、冰岛、小户赛、正气塘的时候,能明显的感受到香气包裹着茶汤,很容易捕捉;
3.汤质的区别:易武茶茶汤更细腻,胶质感更好。
为了形象的给大家阐述,我举一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
大家应该会经常听到一个关于品鉴的术语“水路细腻”。许多茶友形容这是绸缎和麻布的区别,也对,但还是有点抽象。
我引入一个“茶汤分子”的概念,易武茶的茶汤分子比勐库茶的茶汤分子小,所以更细腻。比方说大家同样喝一口茶,易武茶的茶汤分子有1000个,勐库茶的茶汤分子只有600个,那肯定是易武茶的茶汤更细腻,而勐库茶的会更粗糙吧(这个概念只是为了更好的阐述该观点,无实验数据支撑)
所以当形容茶汤汤质(汤感、水路)时,顶级的易武古茶通常是“一股”,而顶级的勐库古茶只能到“一团”。
水细自然汤滑,所以在入喉感的表现上,易武茶的入喉感明显要比临沧茶更容易捕捉;
4.后期转化的区别:被误解的临沧茶。
提到后期转化,茶人大都以易武方向的茶为主,而且许多人觉得临沧茶没有后期转化,这其实是对于临沧茶的误解。具体细节的原因,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这里只能高度大家答案:
在原料、工艺、仓储环境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两个区域的茶叶都会朝着有益的方向转化。
5.易武茶和勐库茶的风格区别
此前我的一个老茶客给我做了一个关于勐库茶的比喻,他形容勐库茶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乡村女子,骨子里粗糙无内涵,外表香艳惹人烦;易武茶就像一个受江南山水滋养,诗词歌赋熏陶的江南女子,又耐看又耐品。
大约是老茶客都会认同的吧,从品饮的角度说,个人已经明显感觉到会越来越喜欢易武茶;但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易武茶和勐库茶只有风格之别,并无高下之分。
说实话,易武能数的出来的名微产区相比于勐库而言,每一款价格都不便宜,市场上说临沧茶越来越没有性价比,其实是谬论,品质优异的古树茶从来拼的就是稀缺性,而非性价比!
三、喝懂易武茶,为什么要从麻黑开始?
即便我把易武的名微产区的古树茶夸出花来,许多茶友也很难品味此间高妙。
很简单,因为品饮水准还没有到那个层次。春茶的时候,我寄过好多易武、勐库名微产区的茶样给北方的茶友。基本都呈现出一个状况:大家对于勐库茶的接受程度优于易武茶,即便易武山头茶的价格远远高出。只有两广、东南沿海一些茶友比较钟情易武。当然,我并未传达南方人比北方人喝茶厉害的观点。
个人也说过多次,易武好茶重水路、喉韵,尤其是新茶时,易武片区的古树茶普遍表现的清清寡寡,除了水路和喉韵,很难判定其是一款高品质好茶,这与勐库茶不同,出道即巅峰,要啥有啥。但品鉴水路、喉韵等特点,就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和总结。易武片区品质优异的古树茶,在新茶时期,单论滋味丰富程度而言,乔木比古树丰富。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推荐麻黑的原因:麻黑的综合品饮体验丰富。
这里说的综合品饮体验包括:口腔、喉咙和身体。麻黑有什么特点呢?
1.滋味方面,麻黑滋味丰富,虽然难与勐库诸多名山相比,但在易武诸多名山中,已经算是优秀的;
2.纯净感。这是属于森林高杆古树独有的纯净感,与野性,既单一又丰富的感觉,单一的是口感,丰富的是汤感,舒服,清凉,不染纤尘,毫无杂味。
3.汤厚。麻黑的茶汤厚重在易武诸多名产区中是数一数二的,入口中正平和,汤感厚实成团,津随汤出,入喉回甘,茶汤入口能咀嚼出满满的胶质感;
4.香气。总体而言,这款茶的香气是比较沉的,以果蜜香为主,香气持久,耐人寻味;
5.喉韵与体感。非常典型的“柔中带刚”风格,入口平和,过喉温润,继而肺腑翻腾,气足韵长,一点都不夸张,体感再差的茶友也能轻易捕捉;
6.涩感与耐泡度。投茶8克,20泡滋味也不淡,汤感异常稳定,几乎感受不到“台阶式”的掉水。另外,正常冲泡,麻黑高杆几乎零涩感。
7.通透感。入口一点浩然气,须臾两腋快哉风。喝麻黑高杆,喝的就是个通透,从喉咙到味蕾再到全身,五脏六腑皆通透,口齿喉咙尽清凉。
综合评价:够野够味,滋味丰富,汤团水滑,香入汤,韵入喉,气冲肺腑,余韵绕梁。
对于长期品饮临沧茶,想要转向易武的茶友来说,无论是价格还是品饮体验,都是最佳过度产品,没有之一!毕竟,麻黑除石门坎外,价格还没有高到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