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只要一提及老班章,必然会赋予他“野性”“霸气”“茶气足”等美誉,班章茶是豪放派的代表,它直接的霸气外露、浓强刺激,与易武茶内敛丰富、韵味悠长相映成趣。
翻看普洱茶历史,老班章茶在2000年之前基本藉藉无名,为什么如此迅速地在山头众多的普洱茶中脱颖而出?
— 地理位置 生态环境 —
流光岁月的见证
老班章一半是岁月刻画的留痕,一半是人赋予老班章的灵魂升华,老班章已经不仅仅是普洱茶王者荣耀的代名词,他更多的是一种流光岁月的见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融合之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老子的这句话用在老班章上恰如其分。
从山头茶来讲,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业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个村寨所产的云南普洱茶,老班章也叫下班章。
△天韵古茶2019年老班章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现在我们所说的班章包含了“老班章寨”与“新班章寨”两个地方,但一般来说,“班章茶”通常是指老班章,与相隔7公里崎岖道路之远的新班章有所区分。
老班章是位于布朗山的一个老寨子,它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在布朗山乡政府北面,距布朗山乡政府约35公里,距勐混坝子30公里,距勐海县城约60公里,距西双版纳州政府所在地景洪100公里。早前路况不佳,每逢下雨就会因道路崎岖而与外界隔绝,反而有幸保留了完整的大叶种古树茶与原始森林并存的良好生态。
目前布朗山乡的茶叶就以老班章茶的名气最大,茶质也最好。由于条索较粗长、茶气足、山野气韵强、汤质饱满,可以达到苦甜平衡,长久以来即有“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之说。
— 品牌效应 价值崛起 —
天时地利人和养出的茶中显贵
说班章茶,不能免俗要说到价格。班章茶区可以说是近年崛起最为快速的奇迹,因为面对一波波的普洱茶热,班章的毛茶的价格在短短七年间涨了百倍之多。
2000年至2004年广州茶商在勐海茶厂定制的班章系列茶品,就是现今市面上大名鼎鼎的大白菜和孔雀系列,算是奠定了老班章茶叶在业界的知名度。
据当地茶农和长期关注班章的茶人回忆,2000年时勐海茶厂来此收购一级茶菁(不一定是古树茶)的价格,每公斤不过8元人民币而已,当时还嫌它茶芽过于硕大,且色彩也不理想,因此收购价格远低于其他茶区。2001年小涨至11~12元之间,至2004年开春价格则突然暴涨至30~40元之间,此后价格就一路攀升,从2005年的70~180元,2006年的180~400元,至2007年春茶已狂飙至每公斤1680元的天价。直至如今,班章标准古树级头春茶在2022年价格简直可以用普洱茶神话来形容。
由此,市场热捧对班章茶叶的影响非常显著,同时也造就了班章为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
— 霸气张扬 量少而精 —
普洱茶时代的他山之玉
当然老班章做为云南省一大特色的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而成为霸气十足的茶,滋味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苦。
老班章普洱茶的特点:
1、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2、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3、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4、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
老班章茶的特点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叁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滋味: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老班章茶入口回甘来得快,口腔里的扩张力强,很多人的印象老班章就是苦,这是误解。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班章茶水浓稠胜过其它茶区,层次极为明显、香、甜、苦、浓平均且丰富地表现开来。香气鲜活带有高海拔鲜味,苦味特质是苦底迅速转甘,整体滋味表现于口腔后方。舌底不断生津后由喉回甘。
独有的山野气息,蜜黄油润的汤色,深厚宽广的汤感,冰凉顺滑的喉韵,肥厚粗壮的叶底,娓娓道来的茶汤。无一不让茶友为之着迷,老班章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这些特色。
回头来看,老班章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千年古茶园种植驯化的历史,多层次的植被分布状态,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形成的天然生态链,都在为班章这一“王者极品”做服务。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无法代替和复制的气候生长条件,才能促使老班章屹立普洱茶王者之位数十年,至今为止还不曾退下舞台,当然也得益于普洱茶市场的兴起,种种机缘加上茶人的世代努力,最终成就了云南普洱茶中至美的那一杯。
声明:
内容来源:普洱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