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攸乐山普洱,情不知所起

作者:古树茶知识 更新时间:2022-08-03 17:12 阅读:841

“迷上攸乐山普洱,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放下浮躁,轻啜佳茗。一股强烈的热流充斥了整个口腔,味蕾瞬间被这股暖流包围了,空灵,厚实,冲击感极强,即便冬日严寒,但心里早已是如沐春风,不能自已。”珍珍用微信给我发来这段对“攸乐山普洱”的描述,对我这种茶年龄十余年的人来说无疑是诱惑。连绵的秋雨,好不容易周末闲下来,我到店里找珍珍讨杯“攸乐山”尝尝。看着茶汤,闻着茶香,一杯、两杯下肚,内心的寒意已被驱散,胃也彻底温暖。喝下第七杯,已经浑身发汗,有些苦涩,但生津很快。


迷上攸乐山普洱,情不知所起


珍珍边续茶,便娓娓道来“攸乐山”普洱的身世。攸乐山是古六大茶山之首,位于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隔着补远江与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是适于种茶的地区。早在一千多年前攸乐山的基诺族便开始在补远江两岸种茶。攸乐茶山在明朝初年至少有茶园四千亩以上,当今在龙帕村,巴来村留下的两千多亩古茶树其树围大多超过100厘米。到了清代攸乐山有茶园万亩以上,攸乐山二十多个寨子都产茶,攸乐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买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的茶商买去做七子饼。攸乐山的茶至迟在道光年间已销到印度和欧洲,英国人克拉克在1886年所写《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已写到,东印度公司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均有中国茶叶代办处管理倚邦和攸乐产的茶。


攸乐山普洱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蒸压制型、最终干燥等多个环节,远途运输,才到了我们的口中与胃里,也算是缘分。别小看这么一杯茶,它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吃了油腻的食物,来上一瓯生普,就不怕了。聊着“攸乐山普洱”不由得扩展到普洱茶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个地名叫“步日部”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普洱”一词首次出现。直到明末,才正式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年前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相传诸葛亮在公元二二五年,在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种茶树,诺基族深信武侯植茶的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亮为茶祖,年年祭拜。西晋傅巽就在《七海》中例数“蒲桃、宛李、齐柿、燕栗、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等,茶子并非茶种子,而是圆形或块状的紧茶。足可见三国时期普洱就很有名。


迷上攸乐山普洱,情不知所起


唐咸通三年,樊綽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可能就是普洱茶的祖宗。宋朝李石在《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金齿百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茶叶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和送礼佳品。明谢肇制《滇略.卷三》载“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之成团。”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顺治18年,藏胞派邓几墨勒根赉方物求于北胜州互市茶马,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珍珍不愧是茶人,对普洱茶的历史如数家珍,我自以为对茶了解不少了,可听珍珍这么一席话,才发现自己所知没想象的那么多。普洱古老的树种能够绵延数千载,至今还依旧被茶客所喜爱,除了它的生长环境,更因为它自身的功效。我想人亦如是,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要想受欢迎需要不断学习和修行,提升自己的价值,做个乐于助人,于公有益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