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古往今来,茶叶的清香沉浸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里。
春风十里,不如春茶一杯。
沏一壶春茶,或独自品茗静坐,或邀三两好友。
闻着茶香的芬芳,配上雅致的乐曲,品读静美的茶诗。让人陶醉其中,涤尽身心尘埃。
普洱茶是中国茶类中最为复杂的,复杂的原因在于它的产地、树种和加工工艺。产地细分出“一山一味”,特有的大叶种茶树、独特的晒青、后发酵工艺都赋予了茶叶丰富、独特的滋味,当我们要去形容这些滋味时常会词穷,不知如何形容它,今天小编罗列一些专业术语帮助茶友们更好的喝春茶!
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青味
一般是制茶过程中萎凋不透、杀青温度、时长不够,或杀青后摊晾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新春茶也较常见,是压饼后水汽未干透而残留的结果,通常存放一两个月就会消失。
水汽
新春茶常见,尤其刚压好的茶饼。散茶通过蒸汽蒸软后压饼再干燥,茶饼中残留的水汽会影响春茶的香气和滋味,使香气不扬、茶汤中有水味,茶汤融合度欠佳,通过存放使茶饼干透,茶汤滋味和香气都有质的提升。
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丰富的芳香物质。喝茶时在口腔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一般呈现于舌根处,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一般呈现于舌面处,是茶叶中酚类物质与唾液蛋白、糖蛋白共同作用,刺激触觉神经末梢而产生的收敛感。
喉韵
指茶水下咽过喉咙,喉部对茶的感受。好的体验是回甘、润、清凉感等;不好的体验是锁喉、喉咙发紧、发干等。
水味
形容茶汤内含物质不丰富,茶味寡淡或因冲泡不当导致茶和水不融合出现的情况,品饮时水的滋味盖过了茶的滋味。
回甘
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
生津
指喝茶时茶汤中的多酚类等物质,刺激口腔内壁,使其紧束收敛,形成涩感而后生津,通常是舌根下面分泌出唾液,口中有微甜的感觉,再沿带两颊和舌面也开始出现同样的情况。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指喝完茶后,舌下清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大量生成的过程。一般品质优良的古树茶更易体会到舌底鸣泉。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与淡薄相反。
果酸味
常见于野生红茶和存放十几年的老生茶,类似淡淡的酸梅一样的口感。
陈韵
普洱茶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一定年份的老茶中易感到。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常见于存放十几年以上的老茶,形容茶汤内质丰厚,既饱满又细腻柔滑。
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层次感指茶汤香气、滋味、韵底在口腔中层层剥开、转变丰富的感觉。
药香
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一种赞扬方式。
酸味
茶叶中的酸味,往往是因为制程或仓储的失败所致,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而出现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茶水分离
茶汤水味重,内含物质与水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汤口感有所欠缺。造成“茶水分离”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个是制作工艺,一个是冲泡方法。
烟熏味
普洱茶的杀青一般是柴火锅炒杀青,过去茶山条件有限,茶叶又较吸味,很容易吸附到茶农日常烧火产生的煤烟味,是一种工艺缺陷的表现。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以上就是我们在喝茶过程中常会用到的品饮术语,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