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普洱茶,大多人第一印象是一个圆圆的“饼”,“饼”的诞生最早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现在,从普洱茶本身收藏陈化特性出发,饼茶依然最经典、最具美感的款式。
但是,平整光滑的茶饼上为什么会有个“窝窝”呢?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和作用吗?
“窝窝”是如何形成的?
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里,“压饼”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而这道工序里面藏着很多的学问。
在压饼之前,把称量好的散茶放入蒸桶里进行蒸茶,待茶蒸软之后,再把茶倒进布袋,根据茶叶松紧需求不同,进行布袋收口、绕紧、打结,然后进行揉制、团边,最后压制,而布袋收口打结的那个位置,就是窝形成的地方。
可见,普洱茶背面有“窝窝”也说明其采用的是手工布袋定型的传统技艺。这种传统技艺由来已久,形成了普洱茶外型的一个重要特征。
“窝窝”有什么作用?
1.利于陈化
茶饼中间有“窝窝”,把它们叠放在一起就不会完全重叠,中间会存在缝隙,可以说,有这个“窝窝”的茶饼更利于茶饼的后期陈化。
2.方便撬茶
普洱茶被压成饼也称紧压茶,难以撬开,而这个“窝窝”正好作为撬茶的突破口。撬茶时利用两侧施力以及饼面的顶点,可以很轻松的将茶饼撬开。
3.收纳绵纸
在普洱茶饼成型后,会进行绵纸包装,这个时候多余的绵纸就可以放到这个“窝窝”里,让饼面显得简洁美观。
普洱茶背面的“窝窝”,既是传统技艺的代表,工艺的参考标准,又能助茶实现陈化的最优状态,方便撬取,在品饮时省去麻烦,还完美的将包装绵纸收纳进去,留给茶饼简洁美观的外表,别看“窝窝”似乎毫不起眼,它充满了前人的智慧。
图片和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
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