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老茶头传承自清朝贡茶工艺,制作难度非常之大,以至于近些年才有茶厂能以现代技术完美复刻?
听说老茶头是熟茶中的精华,每生产一斤就要消耗200斤普洱熟茶?
随着碎银子的爆火,老茶头概念也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那么这种特殊的普洱茶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又是谁将其发扬光大的?
故事还要从当年刚改制不久的大益集团说起....
变废为宝的制茶师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5年左右,当时的勐海茶厂有一位独具匠心的制茶鬼才,研发出了乌金号,金针白莲,金色韵象等茶品,他就是前大益集团副厂长李文华。
相传当年李文华当年为了开发新熟茶,就来到厂里的渥堆发酵车间日夜考察,而就当发酵工将结块的团块翻开打散时,他发现有些小块粘合紧密,始终打不散。
经过一番研究后他发现,由于渥堆发酵时,茶堆中心的温度会不断升高,里面的茶叶可能会焖焦焖坏,因此需要定时翻堆,使茶堆内外的温度尽量保持一致。
而一些没能被彻底翻到的茶叶,就会被茶叶分泌出的粘稠果胶粘在一起,变成团状的茶疙瘩。发酵结束后,这些品相不好的茶疙瘩大都会被专门挑出来。
尤其是等级高,条索紧结的毛茶,叶片相对柔软,被堆在一起时密度更高,彼此之间密度高,透气性差,很容易结成团块,而且数量更多,个头更大。
有些黏得不太紧的,就人工解开后再放回茶叶堆里,不过还有一些粘得非常牢固,硬掰会将茶叶弄碎,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会打碎用做熟茶的辅料。
明白原理后,李文华拿来一些团块茶试泡,发现这些“疙瘩”虽然其貌不扬,但由于发酵充分,果胶质含量很丰富,焦糖香浓郁,茶汤醇厚粘滑,香甜可口。
口感优异,成本又低,市场上还没有这类茶品,于是李文华便萌生了将其制作成一款新熟茶的想法,但开始研发后,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口感软糯的老茶头
首先,由于这些团块茶都是随机黏合在一起的,因此外形千奇百怪,也不太好与发酵好的熟茶搭配成品,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团块茶进一步精制。
在明确思路的指导下,厂里开发了一种新的精制机,专门用做老茶头的切块、筛分、拣剔等工艺,精制后的老茶头体形相对匀齐,满足了量产化的需求。
其次要解决的是杂质问题,由于渥堆发酵的制作特性,再加上以往的制茶工艺不太严谨,熟茶中难免会混入杂质,团块茶也是如此。
大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更加规范车间的生产秩序,另一方面也落实了双检制度,制好的茶叶先过静电拣剔设备,再过一遍人工拣剔流水线才能出厂。
最后是微生物灭活问题,传统的渥堆熟茶由于拮抗作用,微生物之间相互抗衡,这方面的问题不大,但团块茶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由于黏合成团,团块茶内部的厌氧发酵通过会比传统熟茶时间更长,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问题,为此需要经过两次蒸压,充分灭活,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后,团块茶的研发就十分顺利后,经过不同的规格试制后,这款新熟茶最后确定为普洱熟茶类的茶砖产品。
而命名这里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据说起初厂里从粒状的块茶获取灵感,将这款新熟茶命名为“粒粒香”,既朗朗上口,又符合产品特性。
不过等到茶品要上市时,大益才发现市场中有一款乌龙茶就叫“粒粒香”,为了避免混淆,就需要重新再起一个名字,但应该取什么名字好呢?
后来还是这款茶的主要研发人李文华出了个好主意:这种团块茶可以熬煮,而藏区佛寺内有种叫做“茶头”的煮茶僧,老人,陈茶,不如就叫“老茶头”吧!
来路不明的碎银子
值得一提的是,大益的老茶头产品问世十多年来,虽然也受到了很多茶友的喜爱,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另一个概念的出现——碎银子。
所谓的碎银子,其实是一些厂家专门生产的一种粘结在一起的硬茶块,为了卖出高价,美名曰“比老茶头更珍贵的茶化石”,销售话术上更是无所不用。
此前茶饮品牌“喜茶”的新品碎银子,宣传文章中居然说“碎银子产量极其稀少,每生产1千克碎银子,平均要消耗400千克的普洱熟茶。”
更有甚者,说碎银子在茶马古道上可以代替银两使用,要知道熟茶诞生才不过50余年,两种事物相差近百年,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
还有一些黑心茶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会使用工业明胶,缓凝剂等代替天然果胶质,使熟茶快速粘结,并通过添加黑色素做旧,虚报生产年份。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养生需求,还会混合糯米香精,凸显“糯米香”的口感噱头,这些工业品经过模具压制和抛光打磨,就成为了一颗颗规整的碎银子了。
可以说,碎银子和老茶头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似茶非茶的量产化工业茶品,已经脱离了老茶头的本义,成为了一种新商品概念。
同时因为原料收购价低廉,规模生产的成本极低,这种茶的利润颇丰,往往是茶商倾力推销的重点对象。各位茶友在遇到这类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