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茶网 资讯】6月27日,为期5天的2022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春季)博览会(以下简称“厦门(春季)茶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为行业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茶界盛会。
本届茶博会大牌云集,有着27年品牌沉淀的高端成品普洱茶品牌——双陈普洱,以全新定位、全新形象强势亮相,集中展示多款经典年份老茶、举办一系列珍藏级老茶品鉴会,传播普洱茶文化,在全国茶友面前展现出了年份普洱茶最为精彩的一面。
全新定位,品牌形象升级亮相
此次厦门(春季)茶博会,也是双陈普洱今年“年份普洱茶典范”品牌战略定位确立后,向全国茶友展示双陈普洱全新品牌形象的一次契机。
展位的整体设计也进行了升级,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更为明显的敞开式设计,老茶展示区、年份茶标准陈列系统、品鉴区等等,划分清晰、衔接自然,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有亲和力的体验。
在色调上,启用了“霞光红”作为主色调,搭配舒适轻奢的中式原木色设计,“壁画式”大幅灯箱海报非常有冲击力,围绕年份普洱茶而设计的折扇、台历等风味识别工具,充满品味与格调。每一处细节都直观呈现了双陈普洱茶在“年份茶”上的强大实力与深厚底蕴。
多款经典老茶集结亮相
第五代“莲饼”已剧透
本届茶博会上,历经30年普洱茶生态仓贮技术积累、拥有13万平米的生态仓贮面积、400余款优质干仓年份普洱茶的双陈普洱,再次让广大茶客大开眼界。
展会期间,双陈普洱集结了多款分量十足的臻品老茶,为广大茶客奉上了一场舌尖盛宴。让更多的茶友感受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了解普洱茶的发展史,满足大家对老茶的好奇心。
不少老茶客不远千里慕“茗”而来,就是为了能在茶博会现场一睹这些极品老茶的真容,有茶友甚至在现场感慨道:“能够在厦门茶博会上一次性看到那么多珍贵老茶,就像是一幅生动的普洱茶历史画卷,太有满足感了。”
此外, 作为双陈普洱标志系列的代表产品,“莲饼”大家族这次齐聚厦门,四代“莲饼”同框亮相,引来众多茶友的驻足流连。
“莲饼”可谓是“C位出道”的产品,作为双陈普洱品牌的代表作,也是代表双陈普洱对‘纯正本味’深刻理解的产品。它,能够让大家真正了解双陈普洱,了解双陈普洱制茶的技艺、品质高度与藏茶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厦门(春季)茶博会上,双陈普洱展示了重磅新品——2022莲饼的巨幅预告海报,这意味着,双陈普洱第五代“莲饼”,将于近期上市,揭开神秘面纱,相信会让期待已久的茶友们激动不已。
感受时间的味道
四场极品老茶品鉴会再掀高潮
每一款老茶,撬开的是一段封存的历史印记。
此次展会上,双陈普洱甄选出三款极品干仓老茶,分别为1996年中茶绿印7532,1992年大蓝印、1987年中茶绿印8582,一款比一款稀缺,一款比一款重磅。在展位现场举办了3场极品老茶私享会,每一场私享会都是高朋满座,这些珍藏级老茶所呈现的品质与口感,受到了茶友们的一致赞誉。
此外,双陈普洱还在A3中心舞台区成功举办了“寻味时代经典97水蓝印——让世界爱上年份茶”专场品鉴会。
双陈普洱用一款陈化了25年的明星茶——1997年水蓝印,再一次带领茶友们走进年份普洱茶的世界,通过真实的品饮体验与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让大家能够体会到普洱老茶的“经典味道”,感受到双陈普洱是如何藏养出一款款好喝的优质年份普洱茶。
厦门(春季)茶博会上,这些不远千里而来的茶友,只为细细体会优质年份老茶所经历的厚重时光。双陈普洱的老茶品鉴活动,无疑成为了展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次,很幸运能在厦门茶博会上喝到这么有历史的老茶,双陈普洱干仓老茶出色的品质表现,让我对优质年份普洱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品饮这些老茶,就像是在翻阅一段尘封的往事。爱上双陈普洱干仓老茶,不需要理由”那些参与到老茶品鉴活动的茶友们,言语之间,尽是表达了对双陈普洱“优质年份普洱茶”的赞誉与认可。
双陈普洱顺势而为
持续发力“年份茶”赛道
今年,是双陈普洱首次亮相厦门茶博会,也是首次以“年份普洱茶典范”的定位,通过茶博会这样的平台,展现双陈普洱全新品牌形象。
历经27年的发展,双陈普洱已从源头、工艺、仓储及标准等维度,构建起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普洱茶产业价值链。
在业界看来,一款款优质的年份普洱茶,不仅是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场味觉盛宴,也同时展现了双陈普洱不断致力于品质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更高需求的强大创造力。
透过厦门(春季)茶博会这一国际化展示与宣传平台,品牌形象升级、第五代“莲饼”的剧透、极品老茶集结亮相、多场老茶品鉴会的超高人气...广大茶友感受到了双陈普在年份茶上呈现的“高品质,高品位,高价值”的品牌形象、以及双陈人开创精品普洱茶领域新高度的执着,更是看到了双陈普洱在“年份茶”赛道上的聚焦、专业与持续发力。
2022厦门(春季)茶博会已经告一段落,双陈普洱所带来的精彩表现,让业界对其如何继续在年份茶赛道上撬动巨大的增量市场和商业价值重构,有了更多期待,双陈普洱的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转自“兴茶网”,更多茶业资讯请关注“兴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