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泰斗茶人“陈国本”,1934年9月3日出生于从医的基督徒家庭。他自小生活、就学于村镇。1952年7月8日,广东省普宁县二中学毕业,1960年8月毕业留校,在茶树栽培教研室任教,并长期与陈兴琰教授协同工作。
1971年后,陈国本参加《茶树栽培》、《茶树育种》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
1973年参与茶叶分析室恢复,重建工作,
1974年春与施兆鹏、王增盛等进行速成溶茶研制,在获得冷冻干燥产品后,又于1975年春用喷雾法试制速溶液茶获得成功。
1974年,陈国本继续中断已久的育种研究,从事茶树单株品质鉴定工作。
△1982年在湖农茶叶研究室
1977年11月,参编《茶树育种学》。10月,全国恢复职称评定,晋升为讲师。
1979年,陈国本任湖南农学院茶叶研究室专职副主任,并主持研究工作。
1981年,茶叶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他承担学科实验室建设任务,在省专项配套经费和研究经费支持下,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光合作用,土壤养分等4个专业实验室。与此同时,还负责实施茶树育种、资源研究和省攻关项目“提高绿茶品质研究”等多项研究任务,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
1983年晋升副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8 年编写“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报告,1988 年9月,晋升研究员。
之后,陈国本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茶学专业,任教研室和专业主任。
1990年申报茶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起招收硕士生。
1995年9月,从教学岗位退休。
他除从事教育工作外,还兼任广东省茶叶学会第五、第六、第七届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第五届理事,《茶叶科学》编委,中华茶人联宜会第一届理事,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等职。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整个茶叶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茶叶生产急需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此,陈国本提出:质量型的管理首先是抓好“栽培品质”,建立“品质指导型”的栽培管理模式,提倡“季节茶”高产优质。优质栽培的前提是“合理利用良种,完善栽培基础,通过三种途径生产优质鲜叶:
①改革修剪制度和施肥制度,生产季节优质茶;
②利用和创造优良生态环境,生产区域优质茶和无污染优质茶;
③充分利用良种潜力,生产高香特质茶和品种特质茶。他所提出的方法,对栽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规划新茶区有提导意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揭示湖南茶树群体的演化地位和亲缘关系
茶树栽培资源演化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对资源分类,保存和利用有重要意义。陈国本运用形态学,同功酶,染色体,主要化学成分及适应性等综合途径,从测定数据获取信息,与其同事们共同揭示了湖南4个主要栽培群体的进化差异,亲缘关系程度和区域特点,并按“地理区分法”进一步将4个群体划分两个地理群。湘南地理群包括3个群体,是一组亲缘关系相近、进化程度低,适应性和品质相近的一组种群。湘中北地理群包括1个群体,在湘中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地方种群,其进化层次较高,适应能力强,而红茶品质较次,是应予改良的群体。湘南茶树地理群的划分以及各群特点的阐明,对湖南茶叶生产布局有深刻的影响。湖南历史上茶叶产量总是北多南少,与品种资源特点相悖,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陈国本在研究工作中,强调要反映客观事实。他说:“论文不是目的,应该找出规律性的结论或能够指导某一生产环节才有实际意义。”在教学工作中,他把培养优秀农科人才作为不懈的追求。在指导研究生论文研究中,除指导选题外,还“甘当下手”,一切需要的实验条件,他都认真解决。
1988年,到华南农业大学以后,他为茶学专业培养硕士生不懈努力。
他结合实际拓宽和深化专业教学,大幅度加强选修课,尤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组织全专业教师分工编写了《茶学专业生产实践指导书》。
有些学生对农业没有兴趣和信心,他结合实际,以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解决思想困惑。他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更以严谨求是的态度进行,有多篇好的论文,被介绍在多种省级专业刊物发表。
陈国本在进入华南农业大学4年多的时间,以其严谨的作风和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学生,并于1993年,被授予“广东省1993年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和荣誉证书。
陈国本在茶学研究中,不追求名利,他组织实施的茶叶研究资料,不据为己有,均立档案保存,不争名次,在同事中获得好印象。数十年来,他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曾获5项省级成果奖励。
△1992年10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陈国本在湖南农学院工作整整28年,工作努力,在茶叶事业上做出显著成绩,为此1992年10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张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