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贴着茶马古道行走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05-18 21:57 阅读:41

普洱茶马古道,一条因马帮驮运普洱茶而兴盛的古代商道,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一条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廊。

正因为茶马古道是如此复杂,它是数千公里的长路,绵延数百年的时光,此刻当我们试图在心目中勾勒出一幅尽量完整的茶马古道图景时,一本全面详实的“大部头”恐怕不能错过,那就是普洱市政协编著的《普洱茶马古道》。跟随这本书跨越时空,走进真实而丰富的茶马古道。翻开它,仿佛又听见马蹄铃声响起,仿佛又看见热闹鼎沸的“人店”,仿佛又见到苍老背夫和马锅头的背影……

“在朋友家宽大的茶几上,那位英国人摊开一张陈旧的手绘驿道图。几条叶脉般伸展开来的线路就绘制在这方手工织就的白色土布之上。经岁月洗涤的白色土布早已泛黄,悉心描画的线条也被折痕弄得若断若续,只有标注在线路上的几个圈点依然清晰可辨。英国人罗伯特指着其中的一个圈点,那圈点的下边用工整的小楷标注着‘茶庵塘’三个字。高鼻子的老外凝视着这个圈点,蓝眼睛里充满了神往。”

“开‘人店’的龙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这种真正意义的古道热肠是做这个行业所必需的,虽说古道边、驿站里的‘人店’相对于今天的宾馆酒楼来说最多也就是个鸡毛小店,或仅是一个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在这里,一个离家在外的人不单能获得最起码的温暖,而且在长途劳顿中,看到它,心就踏实了,它让你想起可以去除眼前黑暗的一盏油灯,想起可以为你洗去疲惫的一盆热水,在那朴素但不乏温暖的木板床上,蓄积再出发的力量。”

“为证实这一段古道遗址和拱桥的存在,我钻草丛、拨刺藤、驱蚊虫,弯腰低头,有时要抓住藤条才能不让自己滑倒,有时又要手脚并用爬行才能穿过荆棘。恰好西下的夕阳穿过树枝竹杈、藤蔓与叶子,细碎斑驳地洒在这一段坡地上,在箐边一棵硕大的野生芒果树下找到了被竹枝、竹叶、藤萝覆盖的石板铺垫的古道老象坡。我折一枝树叶扫开覆盖在石板上的厚厚的杂枝杂叶,露出了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石板台阶。我坐在石板上,竹叶轻轻地从我的头上飘下,又柔柔地盖在我刚刚扫开的台阶上,匍匐在那里是那样地安然。”

随意翻开《普洱茶马古道》,这些略微朴素的句子,勾勒出的是一种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的漫漫的古道生活。这本由普洱市政协组织编写的“大部头”之作,共9章121篇文章,围绕古道、马帮、古镇核心,涵盖普洱茶马古道重要线路、马帮、重镇、驿站、渡口,山川地貌、人文地理、民风民俗,轶闻故事,涉及普洱茶马古道、马帮生活方方面面。全书共有50万字,图片400余幅。不仅从宏观上俯瞰着整个茶马古道,详细解读了这个庞大交通网络的走向,经过的节点,发展演变的过程,还细细盘点了目前存留下的大量茶马古道遗迹,堪称寻访古道遗迹的指南。除了这些详细的考证和整理外,书中还大量收录了古道历史上传奇的人与事、探寻和揭秘古道历史的感与悟,正是这些鲜活的文字让整个茶马古道在眼前变得生机勃勃。

茶马古道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它早已成为普洱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值得我们持续深入的研究,不断开辟其研究的新领域,不断扩展其文化影响力,甚至升华为当代的“茶马古道”精神。文化或精神,它们不是无形的,它们终将落在茶的生命里,落在每一位爱茶人的杯中、口中抑或是心里。对茶马古道研究者来说,这是一本详实的参考文献;对普洱茶经营者来说,这是一本专业性的必备书籍;对普洱茶爱好者来说,这是认识普洱茶、走进茶马古道的浪漫入口。作为读者,就跟随着这些文字去漫游吧,贴着茶马古道行走,就仿佛是贴着普洱茶生命在行走,会沉醉会畅想,更会收获颇丰。

(来源:普洱日报《普洱》微信公众号 越山 编辑:张毅)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