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国每年还要进口3-4万吨红茶。2019年,我国从印度进口了1.34万吨红茶,进口额3124.5万美元,大约2.2亿元。
国内大量库存躺在仓库,却要从印度进口红茶,这实在是……
- 01 -
印度本无茶叶
印度茶叶,是从英国继承的。
17世纪,印度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
也正是17世纪,中国茶叶出口超过丝绸和瓷器,成为中原王朝主要的出口收入。而20%以上的出口茶,都被英国人买走。
虽然花钱买茶比较败家,且不符合强盗逻辑,但17世纪,国力强大,即使出现贸易逆差,英国也得老老实实花钱买茶。
卖茶躺着赚钱的日子,持续了200年。一直到鸦片战争,清朝战败。此时,茶叶出口占了大清出口的90%以上,成为清朝的外汇支柱。
英国觉得,从清朝手里买茶,始终是要花钱的,索性把茶叶偷到殖民地印度去,让印度奴隶来种。成本,给口饭吃就行,这比买茶叶赚多了。偷就偷,反正大清也打不过他。
于是,英国派园艺师罗伯特福琼到东印度公司,再由东印度公司委派到中国,盗取茶苗和制茶技术。
买通茶商后,罗伯特福琼剃了个光头,缝了个假辫子,学了几句中国话,混在茶园队伍中。到安徽休宁县松萝山的茶园,偷学制茶技术,并买了大量的茶苗和茶籽。
1849年,罗伯特福琼将13000株茶苗和大量茶籽带到了印度。
1851年2月,罗伯特福琼将23892株茶苗和1.7万粒茶种装船,并骗走了一个8人制茶团队,经香港中转,乘坐玛丽伍德夫人号蒸汽船,3月中旬到达加尔各答。
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盗窃案,始作俑者,正是英国人罗伯特福琼。他带走的,不仅是茶苗和制茶工艺,还有中国最大出口行业的全部核心机密。
20多年以后,他们在印度种出了大吉岭红茶。从此,中国垄断茶叶的局面被打破。
然而,这不过是回光返照。
由于印度茶叶流向市场,到1893年,印度茶叶出口,已经是中国的3倍。到1921年,中国茶叶出口世界占比跌到8.79%,已经跌出了一流茶叶大国。
从此,世界茶叶供应链,在英国的主导下,绕开了中国,向印度靠拢。
很多人好奇:英国人偷走中国茶叶,但中国仍然有茶园,你种茶,我也种茶。为何相比印度茶叶,中国茶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中国茶叶衰落,本质上是中英两国生产力的差别,而不是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叶简单的对比。
相比中国传统手工制茶,机械化最大的优点是:摊薄了成本。
就像一公斤茶叶,假如机械化制茶成本13块钱,而手工制茶成本要30块。
机械化茶卖25块都有得赚,别人的售价比你的成本还便宜,这就叫生产力形成了代差,竞争力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
中国民间,就有人效仿英国殖民地茶园,建造的机械化茶厂。
然而,几个有识之士的拼搏,岂能挽救得了一个时代的落后。个人之力,怎能扶大厦将倾。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根本不具备工业化茶厂的条件。
要么一代人吃几代人的苦,做纺织业起家,积累了资本,然后做轻工业,进一步积累,有了钱买工业设备,自己生产。重工业、轻工业都吃透了,才能冲刺尖端产业(近40年,是这么干的)。
一个国家,要用钢铁的地方太多,根本轮不到茶产业。这就决定了,纵然民间制茶想要团结起来,但没技术、没资金,没有管理经验的中国茶叶,结果只能是:一腔热情献给茶产业,收货一堆失败的经验。
总之,在爱喝茶的英国人完成工业革命,并把茶叶盗出中国后。生产力水平低的中国茶叶,就注定了落后。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红茶内销均价159.09元/公斤,红茶出口均价12美元/公斤。
而去年,红茶进口均价3.6美元/公斤。
我国红茶,比国际市场的红茶贵了很多。虽然喝茶的人看不上印度茶,但生产必定会考虑到成本。
而生产生活中,新式茶饮等饮料中也需要红茶,这些茶叶,选择从国外进口,性价比更高。
中国从印度进口红茶,剖析背后的经济链就会发现,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茶叶的贬低,并不会因此停止!
- 02 -
一种饮料,一种文化
我国每年还要从印度进口商万吨便宜的红茶,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也是印度机械化制茶的强大之处。
但中国茶叶,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茶与印度茶,文化与饮料,二者毫无可比性。拿中国茶叶与印度茶叶相比,就像葡萄酒与葡萄汁做对比。
相比印度的机械化、规模化的工业红茶。
我国茶叶,择嫩采摘,4万个芽头制一斤西湖龙井,7万个芽头炒一斤正山小种。普洱茶,也讲究一芽两叶三叶的择嫩采摘。
制茶,相比机械化,我国茶叶讲究古法制造工艺。制茶老师傅双手揉出来的味道,跟冰冷的机器炒出来的味道,不是一样的口味。
泡茶,口渴时候,一杯淡茶下肚,解渴又舒服。但最迷人的,还是名优茶。三杯两盏,小壶冲泡,轻嗅茶的香,品味茶的汤,体验茶的韵,享受泡茶喝茶的惬意。
我国茶叶,从相约茶山,到古法制造,再到静静品茶。喜欢中国茶的人,定能体会到这其中的美。
茶,人生草木间,对国人而言,早已不是一杯普通的饮料。
茶叶起源于中国,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哲学观、生活方式,都已经融在一杯茶。
劳累之时一杯茶,喝的是解渴。闲来无事一盏茶,喝的是健康。有茶相伴的日子,追寻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人独饮,品的是心静。三五好友,说茶论道,喝的是一种友情。
回望历史,唐代煎茶,宋人点茶,明清冲泡。今天,当代人玩的是茶道,可曾想过,百余年后,子孙后代又如何玩茶?
想到这里,中国茶道,岂是一个人生如茶,苦尽甘来,抑或拿起放下的格局,所能比拟的。
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每年要从印度进口万吨红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以此证明中国茶叶不如印度。
其实,这只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无非是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更大的收益。与外国的服装品牌,从中国进货,换个标就当国产是一样的道理。
看待茶也好,看待别的问题也罢。不能以偏概全,应理清楚背后的时代原因和经济链。然而,对茶对事,自然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丝包容。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衰落,茶叶出口锐减,被偷出中国。甚至20世纪初,还有西方学者因为印度茶叶崛起,炮制了茶叶起源于印度的荒谬学说。
茶叶,因国家羸弱而衰,也必将因国家复兴而强势复兴。
正如1972年,鹰酱家大统领访问中国,国人用茶接待了他,他后来在《领袖们》里说:
这(喝茶的方式)表明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和哲学的绝对优势坚信不疑,凭借这一优势,他们总有一天会战胜我们和其他人。
中国茶叶复兴,不是学印度机械化、学阿猫阿狗。而是把曾经失去的文化自信,重新刻回自己的骨子里。
别人可以偷走中国的茶树和制茶工艺,但绝偷不走刻在骨子里的茶文化。
这才是中国茶叶真正的魅力,也是吸引无数人为之陶醉的原因。
作者:普洱话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