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话题,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把茶神话,而是仅仅说明茶是证悟世间、通达内心世界的一个法门。如果能写手好字、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做出某类精湛的手工艺品,如此诸类雅趣,皆是路径。哪怕是专注于某项工作、某个事务,做好工作,本身也是证悟世间与自己的过程。
或许说远了,还是回到茶的主题上来。何以说懂喝好茶的就会像好茶。这里蕴含着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什么样的茶算好茶;二是怎么样算懂喝好茶;三是懂喝好茶真的就会像好茶吗?
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标准的认定,即好茶的标准、懂喝茶的标准以及茶人合一的标准,而这三个标准自然而然涉及到三个体系:一个是关于茶品质的认定体系、一个是关于人对茶进行品鉴能力的认定体系、一个是茶人自身修行的体系。
关于茶品质的认定体系,特别是好茶的评判体系。目前我国的六大茶类,基本都采用八因子的评价体系,也即在外形方面的条索、色泽、整碎、净度;以及内质方面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关于外形,六大茶类的条索与色泽的判定各异,但基本是什么就得像什么的标准,都得看得舒服的样式,至于整碎和净度,能算得上好茶的,肯定是匀整和干净的。关于内质中的香气,须能短时间内在口腔里迸发清长之香,渗透到牙齿、喉咙和鼻腔;汤色须能深色带浅亮或者浅色带光亮;滋味柔中带刚,该有的音韵、岩韵、毫韵等特色韵味明显,气味和韵味能下肚上头更佳;叶底柔软亮,看似被蒸干、炒干、晒干、焙干,却能遇水复活,呈现其鲜活的本色。大抵一泡茶能无限接近这些指标,是可以称为好茶。只是这样的茶,往往需要从种植、制作、存储各个环节上下好功夫,需要处处用心、处处精细,才能把每个环节的矛盾特性兼容统一于成品茶里。比如岩茶,关于内质可以概括为香气瞬释清长、汤色深中带浅、滋味柔中带刚、叶底死去活来。所以,成就一泡好茶,着实不易。
关于人的品鉴水平的认定体系,大抵可以归为两大类的评定:一是科学共同体的认定;二是民间共同体的认定。茶艺、评茶、制茶等均有国家职业标准的认定,能行得更远,说明自己的技能更高。但凡能走到顶端的人,看茶已不是简单的茶。不说评茶、制茶,就是看似没那么复杂的茶艺,也一样是一个系统茶知识的综合和把握。近日,看了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的一句话,很有感触。“从一片茶叶到我们喝的茶,要经过无数茶农、制茶师辛勤的劳动与付出。他们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把这泡茶交给‘我们’,通过茶艺师的手,把它呈现在大众面前。茶艺师是很重要的,并不只是外在的表演。”她认为要做好一名茶艺师,必须怀有使命感,而且茶艺师是一个需要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职业,不仅要懂茶,还要懂茶的文化和历史,懂得不同茶类的冲泡。所以说,在职业技能的不断完善提升中,一个人也就慢慢懂得整个系统的茶知识,自然也就会懂好茶,也能懂喝好茶。至于民间共同体,通俗点,就是各个茶圈。或许各有各的认定标准,也总有些人跟随。对于这样圈子的认定,总可能存在一些偏离,或许保留谦虚的态度,做到兼容并蓄,保持不断进阶的状态,方为常理。
关于茶人自身修行的体系。茶与人的修行,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一个人慢慢走入茶,或者甚至可能是不知不觉,或者是一种偶然的好奇或机缘,深入了解了茶,并激发了自己愿意修行为一个茶者、茶人时,茶的整个系统知识才真正对个体产生作用。茶者的自我修行与其他形式的修行是相通的,都是一个比较漫长,也是不简单的过程,要实践,也要理论,要精细的科学,也要玄妙的文化,要外界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还要要内心的感知感悟。茶与人,从“你是你,我是我”的人茶分离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茶合一,需要足够的坚持和耐心。至于每个人能走到什么阶段、要修向何方,有太多的因素。或者修茶之路恰如人生之路,杂糅着无数的自私、功利、贪婪、退却,但总有一种方向是修茶者需不断精进通达的。敬静净境,或许是训练的一种方向。通过敬修、静修和净修,逐步感知并力争进入真之境、美之境、和之境、善之境、空之境。至于结果上,能进阶到何处,成长为什么,需要诸多机缘,因人而异。但至少能静下自己,保持敬畏,专心专注,坚持地清清楚楚地做好当下的事务,或许是修行中所应共通的。怀揣对茶的敬畏和情感,对现代科学和文化的认同和觉知,把各个环节的矛盾特性辩证统一于自身,再以圆融的自身应对世间和尘世的风风雨雨,也坦然接受生命自带矛盾的拷问,或许对于一个茶人也言,已经够了。
如果能因茶,安顿下烦躁之心于喧嚣尘世,感受世间之美,并诗意栖居;甚或能再提升到人生价值的追问,能为世界的美丽和对世人的关爱、友善和幸福扯上点关系,那又是茶与人互动的另一新的境界,不过这确实需要诸多因缘和个人的造化。如果真这样,与《大学》里所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一致吗?与老子、庄子所倡导的,不也差不多吗?或许大道如一吧。无论因茶,选择了何种出离之隐,隐中的精进,应该成为茶者不懈追求的旨向。
有了这三个体系,回答懂喝好茶的像不像好茶,已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答案已在被喝懂的好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