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紫砂泥的特征都可以根据名称推测出来,例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乌泥”。
没错,乌泥之所以叫乌泥,是因为它的原矿色泽呈现紫青色、有的呈乌黑色。当然,它另一个官方名叫“蓝青泥”。
(乌泥原矿)
乌泥一般分布在石英砂岩下面的甲泥和紫泥之间,属于紫泥范畴。黄龙山的四号井、台西矿以及大水潭矿区等都出产乌泥。每个矿区的乌泥特性又都略有差异。
比如台西矿的乌泥则矿料外观呈紫黑色的致密块状,坚硬如石,矿料上有淡绿色的豆斑状。烧成温度要求1200℃以上,烧成之后色调呈浅黄透红状。胎质疏松,表面干湿,有一些杂质黑点,外观的色泽灰暗单一。
大水潭乌泥矿料外观不均匀,呈紫黑色、深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矿料上不仅有淡绿色的豆斑,还有条形纹理状和暗红色的斑点,花斑状及白色蜡质状。烧成温度相较台西矿的乌泥高一点点,需要1220℃以上。烧成的状态、胎质状态以及表面留存和台西矿差不多。只是外观上稍白一些。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乌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对烧成温度要求比较高。这是因为乌泥粘土比例比较少、粘合力不太强,遇到水很快会溃散,散后呈现颗粒状,经过陈腐许久后成品率才有所提升,所以乌泥制壶难度也相对较大。
乌泥
温度要求高,展现了乌泥制壶的难度。其实乌泥的特性还说明了另一个事实:真正好的乌泥存世量很稀少。尤其是黄龙山4号井所产的乌泥,可谓乌泥中的极品,是乌泥中的乌泥。
黄龙山四号井的乌泥,外观呈乌黑色的致密块状,相对来说比较坚硬,且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浅绿色的豆斑状(也有一些有褐红色的斑点、斑纹)。烧成温度也需要1200℃以上。烧成之后的色调呈浅褐红微泛黄的状态,胎质比较干涩,表面存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
而1300℃以上的乌泥会呈现泛着青色,就是那种淡雅的,气质非常醇和素朴。
四号井乌泥
历史上存在一些传世乌泥紫砂壶,例如陈鸣远大师的乌泥束腰壶,该壶在2013年,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以 989万元的高价成交。
清康熙 陈鸣远制 廉斋铭 乌泥束腰壶
此器出自闽南,出土时壶嘴与盖子口沿俱残,乡人无知乃以砂轮磨整,殊为可惜。
胎质精细,色泽光润, 包浆自然。体型精致小巧,壶盖上隆近半圆形,茶壶壶底平整,假圈足中留出四个犴门,以虚空间破沉闷感,形成虚怀若谷之意。
壶钮作桥形,上方镂出长方孔,与壶的底足遥相呼应。器形敦穆稳重,中束腰带纹,壶钮、底足亦饰方线圈束。
壶底行书铭文曰:“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
还有用乌泥制作的其他紫砂器皿,例如2011年,在西冷印社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代的乌泥黑色堆泥,牡丹雅石四景海棠形盆,以575万元成交。
清 乌泥黑色堆泥海棠形盆
历史上用精品乌泥制作的紫砂壶量很少,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
4号井乌泥高温烧制 石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