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流”,俗称“壶嘴”,是壶身以外出汤部件整体的总称,可细分为唇、额、嘴、嗉。一般把整体叫做“流”,把流顶部的出水口叫做“嘴”。
壶流的风格应与主体统一,并与壶把协调。流与壶体连接处有明显界限的称为“明接”,没有明显界限,过渡自然的称为“暗接”。
壶流可分为:一弯流、二弯流、三弯流、直流和鸭嘴流。
一弯流:一般为暗接处理,较短,安装的位置也比较高。常见有向上和向下两种。
二弯流:下方有嗉囊,这样是为了加大根部截面,使出水的冲压力增大。明接和暗接都有。
三弯流:嗉囊比起二弯流就更大了,并且在靠近身筒的地方又多了一道弧线,这种明接处理的方式居多。
直流:有下粗上细的“剑流”形,也有上下等粗的“筒流”形,明接和暗接都有。
鸭嘴流:又叫“鸽嘴流”,暗接居多。常用于壶口较大,几乎没有壶肩的壶型上,形状犹如在壶口边上附加的一个半漏斗形的出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