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士养一方人。
老天给了宜兴最宝贵的资源——紫砂矿,也成就了一批技艺卓绝的陶艺大师,他们把这一独有资源推向全世界。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建翔、刘建平、施小马、季益顺四位陶艺家因其陶艺精练,作品深得藏家喜爱,被东南亚及台湾地区收藏家誉为 “当代紫砂陶艺四小龙”。
他们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在这条道下坚定的走下去,因为坚持,他们获得了尊严和荣誉,也给这个行业留下榜样。
1、季益顺
生于陶都,长于蜀山,一方水土,成就了季益顺的紫砂艺途。
17岁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传统入手,建立基础,在光素器中磨砺手艺;后拜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王小龙学习更为全面的制壶技艺,花器、素器并具,跟随师傅在传统的紫砂花器里摹古追意,“四小龙”美称展露锋芒。
通过进入中央美院的进修学习,而立之年,季益顺创新作品迭出。以自然生态的景象作为创作的灵感,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妙趣横生。
在传统中寻找改变,在对泥料特性的运用、制作技法的表现,都有了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
传承创新,责任在肩,作品先行。
从艺至今,季益顺创作新品迭出,花素兼容,了然于心。
其紫砂艺术创作,始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从不墨守成规,他以“画在壶上,壶在画中”的艺术宣言,开创并形成了具有“诗情画意”特色的季氏紫砂艺术流派,并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
(季益顺-金佛莲)
高雅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
季益顺不仅将金丝、宝石镶嵌,紫砂泥的五色土填充技法融入紫砂创作,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更极大提升了紫砂器的雍容华贵之感。
季脉紫砂的匠心砥砺,无疑归功于季益顺作品本身的气息,在他游刃有余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技巧上皆能得到最佳展现,譬如古代宝石镶嵌复杂技艺在紫砂器上的成功融汇。
(季益顺-唯心)
季大师紫砂艺术数量品种丰富,新作与经典交相辉映,艺术欣赏价值高,充分展现了宜兴紫砂文化和传统陶艺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出端庄典雅、明快秀丽的艺术风格,以及高超的工艺技术和准确的艺术表现力。
2、江建翔
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承许承权学艺,1978年进厂研究所,是汪寅仙最优秀的学生。
90年代初期,在紫砂圈内宜兴四小龙排行老大,言贴梅花必谈江建翔,截止今日,他都是最杰出的梅花贴手。
“老师"两个字从嘴里说出来就是一种尊重,如今走进紫砂工艺厂,仍然有许多人尊称江建翔―声“老师”。
这样的样的尊称源起于80年代初期,江建翔数次带徒工班取得不错的效果是学生打心底里的敬意。
带班期间,他对学生毫不保留,技艺上倾囊相授,言语上直言不讳。
“迄今为止,所带过的学生算起来,共有90多个了。”
▲江建翔制风卷葵
▲江建翔制 挚友茶具
▲江建翔制 吉祥飘香
3、刘建平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1976年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启蒙老师高丽君。
1978年择优考入紫砂厂研究所,随工艺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造型设计;
1982年和工艺美术大师一起带班培训艺徒;
1983年至南京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进修;
1984年独立带班培训艺徒;
1989年进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瓷美术。
无论紫砂市场高低起伏,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刻苦钻研精神。
经历三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提出创作紫砂素器“裸体美”的新理念,使紫砂素器的设计与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紫陶文化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宽阔的前景。
他的紫砂作品,如谦谦君子,又仿似端端淇奥。
若是把他的作品映入你的眼眸里,不消说,必有一些定格的时空停顿。
刘建平转益多师,紫砂壶风有破有立,得古韵之高境,蕴新风之雅姿,品读之下使人心生闲远,神游壶外。
▲刘建平制神泉
▲刘建平制九头劲竹
▲刘建平制鱼化龙
4、施小马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54年生于宜兴,1972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施福渊老艺人,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陶瓷造型设计。
入道不深时,施小马对各种造型均有涉猎,最后,选择了与自己性格相似的方器。
不知是性格成就了施小马成为方器高手,还是方器迎合了他,总之,有点器如其人的特征:刚正不阿、棱角分明、无拖泥带水之嫌。
▲施小马制 四面八方壶
▲施小马制珏提壶
▲施小马制玉壁
时至今日,紫砂四小龙已成为叱诧壶界的顶尖陶艺家,他们已然成为这个行业的标杆。
但他们脚步未停,他们将发扬紫砂作为自己的使命,带动年轻一代的陶艺家,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