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巨力国际拍卖2016秋拍紫砂专场将于12月3日举槌,此次紫砂拍卖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精品不少,在12月1-2日预展之前,我们先来巨力的库房先睹为快…
明 『金文姬作空彝』宜钧贯耳尊
此拍品形制仿青铜彝,大气规整,隽美别致,古朴素雅。高27厘米,以乌泥为胎,采明末宜兴窑特有的制陶工艺泥片镶接成型。腰圆贯耳,撇口,外罩天青釉,取法宋代钧窑,其釉宝光内蕴,润泽如玉,自然开片,具明末陶瓷器的显着特点。
釉色淡雅清新,宛如雨过天晴,于淡蓝釉中泛出若隐若现的深色沉着斑点,似天青色长空中飘忽的奇幻云彩。底部施釉,从反光面可以隐约判读出金文姬作空彝。
与此件类似釉色者可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宜钧蓝釉鸠首壶”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41 页,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 年4 月,二者制作技艺相似,时代相近,可资比较,是为明季欧窑作品无疑。欧窑类品现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几件,各大博物馆均未见藏品面世和着录,知其珍罕也。附有老紫檀底座。
明代宜兴产生的带釉陶器,由于和宋钧窑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明代中叶被称为“宜钧”或“欧窑”,是宜兴陶艺中可以与紫砂相媲美的艺术品。明代后期,宜兴烧造宜钧最为成功者为欧子明,世称欧窑器。宜钧胎有白泥、紫砂两种。釉料中加入含磷的石灰窑窑汗作熔剂使釉层带有乳浊感。釉色以天青、天蓝、灰蓝、云豆为主,间有月白、葡萄紫等。
明嘉靖时,谷应泰着的《博物要览》云:钧窑,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言:“欧窑一名宜钧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钧也。”据《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元年,宜兴挂釉器及欧窑产品就进入宫廷。雍正四年,宫内有宜兴挂釉瓶3 件,欧窑方花瓶1 件……其中的“宜兴挂釉仙鹤水壶”实际上就是宜钧。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多件明代宜钧釉器物,有“宜钧天蓝釉鹅首瓶”、“宜钧天青釉七孔花瓶”、“宜钧祥符铭茶末釉葫芦瓶”等。这些清宫旧藏的宜钧物品形制优雅,釉层肥厚,色彩匀净,光亮鉴人,代表了明代宜钧的最高水平。
乾隆 本色堆泥砚台
宜兴紫砂陶器自明代以来,除了在社会上无数精妙典雅有大师署名的文人紫砂以外,还有一批鲜为人知却工艺精湛,气质脱俗,具有宫廷气息的紫砂器。
此件砚台采用早期极为经典的桃花泥为胎,之所以称之为“桃花泥”则是因为泥色粉润,质地细腻且颗粒感极其丰富。到乾隆后期已经相当罕见。砚台形作长方形,砚首深挖做墨池,线条鬲炉长,淡雅脱俗,砚盖所用本色堆泥饰法堪称绝妙,要使用同一种泥料在器物上堆饰出层次感、差异感并非易事。此器山崖、亭台、小巧流水,层层而进,农夫伴月而归,细节之处勾勒心思缜密,堪称逸品。
此类制品,和北京故宫所藏“芦雁图茶叶罐”,“花卉竹石图茶叶罐”等等,皆技法精湛,且未见落款。此件堆泥砚台十分精妙,或许曾为宫廷之物,亦未可知。
清早 宫廷段泥桃形砚滴
水盂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于三国东吴时期,一直沿用到宋代,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砚为石,石可炼金银,故砚为“金”;纸以草木为原料,可属“木”;墨乃松烟熏制,属于火;笔之毫来自羊兔鼠狼,此畜皆以土安身,故属“土”。“四宝”唯缺水,若以盂为水,则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本品为段泥制成,以双桃为造型,上贴塑枝叶片片,桃形盂小巧可人,器身洒红饰之,设计讲究,制作工艺精巧。另配饰红木底座。寿桃作为寓意吉祥之物常被运用设计于器物之上,从故宫所藏相类之物来看,无一不是精工细作,而此件器物的泥、形、装饰均佳。虽并未留任何款识,相必定是能工巧匠为之。
清 彩绘三友壶
此壶精选早期本山绿泥为胎,壶色泽青丽,呈淡黄色,温润秀丽,包浆莹润,胎质尤为细腻。整器壶形似“莲子”为基型再作变异,与后来莲子做法截然不同,壶身造型挺括,溜肩挺腹,圈把弯流,端庄秀丽。
巧将壶流、壶把改成竹节、竹杆,一弯竹节流自壶身自然胥出,竹节粗实。松枝形壶把,为仿逼真效果,更是用泥浆刷饰成老皮效果。鼓形压盖上置桃形壶钮,将出气孔巧隐于其中。
壶身通体采用五彩泥绘,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题,以绿、红色两种泥浆粉刷装饰,流口竹枝随壶流顺势而长,长势旺盛。壶盖上双桃钮下则堆塑梅花朵朵,梅枝蜿蜒遒劲,梅花含苞朵朵,亦以双色泥浆巧将梅花、枝叶表达的惟妙惟肖,松竹梅表达笔法清丽,手法老辣,凸显成竹之势。
主要参考书目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
《紫泥清韵—陈鸣远陶艺研究》,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