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陶刻发展史:从刻字到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经历了500年

作者:紫砂学习笔记 更新时间:2022-07-16 06:55 阅读:297

紫砂壶陶刻也就是常说的刻画装饰,与泥绘、贴花、印花或者堆花有所不同,并非在壶表堆积新的泥料进行艺术刻画,而是以刀代替笔,以刻画代替手绘,直接在保有一定湿度的坯体上装饰出不同的文字、图案。紫砂陶刻共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


(1)元末明初:砂器上出现刻字,据文献记载,刻字的一个砂罐,属于元末隐士孙道明的遗物


紫砂壶陶刻发展史:从刻字到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经历了500年



刻瓷


(2)明万历年间:原在景德镇刻瓷器的陈仲美到宜兴制作紫砂壶,将已经日趋成熟的刻瓷艺术与紫砂壶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开启了紫砂陶刻的新纪元。


紫砂壶陶刻发展史:从刻字到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经历了500年



弦纹金钱如意壶


(3)明崇祯年间:明末陶刻家陈用卿,开始将原来仅在壶底出现的陶刻慢慢移至壶身,他制作的弦纹金钱如意壶,壶身就出现了草书铭文。不过,此时陶刻还是以刻铭为主,并不是装饰手法。


(4)清代:镌刻家陈鸿寿,将文人的诗文、书画等刻于紫砂壶上。其后,山水、花鸟、鱼兽等多种多样的图案皆慢慢出现在紫砂壶上。自此之后,紫砂壶陶刻变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手段。


紫砂壶陶刻发展史:从刻字到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经历了500年



谭泉海 挂盘 白玉兰


(5)近现代:1958年,年仅19岁的谭泉海跟随紫砂陶刻老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从磨刀到反复运刀打圈练习,直至能够熟练的在紫砂壶上通过陶刻表现书画笔墨焦、浓、重、淡、清之五墨的微妙变化。随着谭泉海成为紫砂陶刻表现远近层次的一代高手,也预示着紫砂陶刻的一个新高度的实现。


想要在紫砂壶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书法的虚实转变、绘画的浓淡变幻,最终实现逼真简约又不粗俗简单的陶刻效果并非易事。陶刻艺人不仅需要日复一日的勤奋练习,在走刀之前还要做到胸有成竹,唯有气韵一体并且精准把控节奏才能最终做出一件满意的作品。


找到作者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紫砂学习笔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