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最近搬家清理物品时,看到了一把落款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的紫砂壶。今天,以这把壶为例,为大家简单讲一下判断老紫砂应避免的一些常识性错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该落款出现的时间问题
石瓢
“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这个落款出现的时间为1955年。因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蜀山合作社”)成立于1954年的年底,但在刚成立的半年内仍沿用的是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的底款,所以真正使用蜀山合作社这个底款则是1955年中旬的事情了。不过,这个底款也就前后使用2年左右的时间,1958年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之后,紫砂壶的底款则逐渐开始流行“荆溪惠孟臣制”等六字的形式。
其次,我们根据壶底款的时间,结合壶身陶刻进行判断
小石 陶刻
这把石瓢壶进行了字体刻画装饰,刻画艺人的落款为“小石”。小石是何许人也?
任淦庭(右)
坊间现有两种说法,小石名为任小松,其为著名陶刻大家任淦庭收养的儿子,还有一种说法是其为任淦庭的徒弟,因为任淦庭的妻子一辈子未生育,二人只领养过一个女儿,并无儿子。
无论以上哪种说法是事实,儿子也好,徒弟也罢。我们以任淦庭出生于1888年,逝世于1969年这样一个时间区间来推断,任小松在1955-1958年应该是三四十岁的壮年,这个时期出现他的陶刻作品不足为奇。
第三,我们根据壶底款的时间,结合器型进行判断
显而易见,我今天为大家展示的这把壶是一把景舟石瓢,而非子冶石瓢或者汉棠石瓢。众所周知,景舟石瓢是著名紫砂大师顾景舟根据“曼生十八式”里面的石瓢壶改进得来的一种壶型。
相明石瓢壶
而这种壶型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其中,2015年匡时秋拍拍出2350万高价的一把壶,就是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
所以,就时间先后顺序而言,景舟石瓢完全可能出现“蜀山合作社”的底款。
结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基本判断出,这把石瓢从壶型、底款到陶刻并无常识性的错误,之后,再对泥料、韵味、做工甚至陶刻的笔画、用力程度等进行进一步辨别即可。
其实,当下市场上有很多用现代壶充当老壶的情况,但大多后仿壶并不会真正的去研究器型出现的时间、底款钤印的方式等等,只要稍稍认真学点知识便可一眼辨别,大大的减少上当的机会。
最后呢,喜欢《紫砂学习笔记》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发私信给我,毕竟交流才能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