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作者:黄健亮 X 紫砂正能量 更新时间:2022-07-16 22:21 阅读:571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本文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潘持平老师发表的大作〈漫说铺砂方壶〉,藉由一把清早期铺砂小方壶,谈及紫砂方壶的工艺挑战与鉴赏特点。作为一个以紫砂方器享誉数十年的个中老手,潘老师的见解极具专业性,值得我们认真理解思考。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1995年潘持平、周桂珍大师访台,进行技术示范和交流。


潘持平老师:就我所知所见,传世的紫砂方壶的量,远不及圆壶多。存世方壶最多的大概是「华凤翔」款的汉方壶了,且容量甚是悬殊。我并不认为都是华凤翔亲手制作,倒以为华凤翔后来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所以才有明显的优差和跨越时间之久。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方壶圆壶量之所以悬殊,我以为有二个原因。一、功能上的。茶壶是用来泡茶的器具。饮茶过程中,尤其是「人手一壶」时期,都少不了抚摸品赏,就是今日养壶也需触摸。「触摸舒适」本来就是评判紫砂壶的要求之一。在这一点上,方壶就显逊色,就是倒茶叶残渣也不及圆壶滑溜。但是方壶呈现的气势,一般比圆壶要大。再者圆壶多了有方壶点缀也养眼。另外跟藏家性格也有关系,这属客观因素。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二、制作上的。我在启蒙时及早期也曾做过竹节壶,丰登壶等为数不多的圆壶,大概也就几百把,都无款印。后来在顾景舟先生身边时间长了,自信对圆壶的成型工艺及要求还是了解的。若不论好坏,镶接一把方壶不比打身筒做一把圆壶难。但要上手入眼,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烧成是一把检验的尺子。成型过程中的难易见仁见智。但变形的系数,方壶是绝对大于圆壶的。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壶嘴壶把是产生变形的共性,角的牵制则是个性。以壶钮为圆心,圆壶的外围到圆心是等距的。而方壶是有差距的,差距越大,变形系数越高。(长方形的差距最大,但它的壶盖只要二边调换;不规则形因不受规矩的约束,不在此列。)在制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力的要求,方壶也比圆壶高。一个圆无所谓前后,而方壶的每一边都有前后,用力保持平衡一致,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大概基于这二个原因,使得做方壶的人数及产量,注定要比圆壶少。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时至今日,石膏模型已广泛使用,方壶就更难过烧成关了。以《紫泥藏珍》书中这件郑荆玉款方壶为例,如果用石膏模型制作,烧成后不是瘦峇峇,就是气鼓鼓,要想看到挺括平整,能有百分之几,就是上上签了。不过我并不排斥合理的使用模型。有的造型还是可以使用模型的,有的效果甚至比手工还好。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且应该以质量为前提。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这件「郑荆玉款铺砂小方壶」我有幸上过手,当时为之一震。此器甚小,铺砂方式与他器有别,是细砂满铺壶身。整器棱角清晰,给人以清瘦的感觉。我也曾看过几把「郑荆玉」的方壶,依我的功力和他比较,自叹不如。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郑荆玉款方壶」在壶身铺满细小的本山绿泥砂粒,这种铺砂是不多见的,已经远非星辰闪烁,而是比繁星满天还要密。我猜测铺砂方壶应该是郑荆玉青年时期的作品。但为此高手却名不见经传,我想着书着文者总有所限,他不可能把历代名壶一览无遗,也就不可能把历代高手尽纳书中。就是今人写紫砂的现当代,也难保周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味信奉依图索骥,以为未上谱就不好,那就有失偏颇了。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在紫砂历史上,也不乏制作方壶高手,佳作耀眼。如清初许龙文、陈鸣远、郑荆玉、萧绍明,清中壶痴、申锡,晚清万泉、黄玉麟,他们的作品与今人相比,概括的讲,前人胜的是自然,胜的是气;今人则是精密,则是细。孰高孰低,真不好说,那是「情人眼中出西施」。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1995年台湾「当代紫砂精品展」,何道洪(右起)、王石耕、潘持平技术示范和交流。


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方壶的数量远远少于圆壶



《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书影


参考书目


黄怡嘉《当代紫砂群英》,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7


黄怡嘉《当代紫砂名陶录》,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6


黄健亮,彭清福,《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8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