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作者:紫砂妙造 更新时间:2022-12-14 13:55 阅读:956

紫砂弥陀乱思于阳羡


时光流转,紫砂匠人用智慧的双眼观察着自然,用心体验着礼器瓶缶,他们用双手抟制着感悟着“灵”的瞬间;不论是自然仿生,还是实仿器物,这些都是由紫砂匠人自我设计完成,也许有文人、高士在旁提点,创作主体依然是紫砂匠人。


时光走到了清嘉庆年间,有一个文人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开始设计紫砂壶的造型,并配上寓意深省的铭文,他就是陈曼生,曼生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如此高的艺术素养,这是紫砂匠人无法达到;最重要的一点,他设计紫砂壶不是出于谋生,纯粹是抒发心意,这又是紫砂匠人难以企及的。由此紫砂壶的造型、铭文结合在一起,共同讲述着自然、人生的“哲理”,饮茶参禅悟道不再是抽象的,它变的具象、显象了,紫砂壶造型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曼生——人物的名字也第一次被用在壶上,成为专称——曼生壶。紫砂壶的造型也随之从自然界直接“取材”,发展成为“取意”,把自然万物之精髓、情思、感悟高度提炼后,应用到壶型设计中。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陈曼生 笠荫壶


紫砂壶发展至此,已经从一个喝茶的用具升华为表达哲学情思、静修心灵的不可或缺的禅境道具,升华为诗书画印的永存的载体,紫砂壶被曼生托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之高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陈曼生 石铫提梁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曼生壶 高井栏提梁(曼生提梁)


曼生壶几成紫砂壶发展史上的绝响,曼生之后的清王朝更是风雨飘摇,有一批文人雅士无奈于时局,闲暇雅集、饮茶作画,在摩挲紫砂壶时,也颇有感慨,紫砂壶在这个“乱世”又将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个高峰期——玉成窑文人壶。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玉成窑 春深提梁


汇聚在玉成窑的文人逸士不是文坛领袖,就是书画大咖,他们的对紫砂壶的创新当然不会去“拾人牙慧”,他们要用才情把心中的思绪赋予紫砂。曼生是一座他们必须要翻越的大山,还要趟过紫砂发展了三百多年的大河,况且超越的方式也要另辟蹊径。这对这些大咖都不是个事,他们要把 “情感”写入紫砂。一个最能展现情感、情绪的不过乎眉目,而要让紫砂壶展现自己的情绪,那就是嘴把的盖,参与玉成窑的文人发现了这一个创新点。他们用他们的专业艺术素养,把情思赋予了茶壶,饶有情趣的玉成窑紫砂壶以其即传统又独特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极具趣味的壶流貌似信手安插,却传递出自身强烈的个性。壶身上的铭文与曼生一脉相传,更多了一些“人间烟火”。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玉成窑 秦权壶


“船载新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这把秦权壶铭不仅切壶切茶,还向您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天景象,醇厚的茶农并不为忘记带秤懊恼,一幅悠然神情 “跃然壶上”,这种心态不也是向我们讲述生活的哲理吗?不也与“茶道”精神相切合吗?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玉成窑 瓢饮提梁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玉成窑 碗瓢壶


紫砂壶型的源起与创新(二)


玉成窑 井栏壶


曼生、玉成窑之后,紫砂壶的创新从未间断,这其中既有周庄与顾景舟合作之提壁,也有韩美林设计、紫砂大师参与抟制的大作,然而都只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浪花,千奇百样的紫砂壶虽然新奇,总缺了曼生壶的自然生活哲理,更少了玉成窑“民间烟火”的巧思。到今日更是“唯精工”“、“问出水”,或曰“复刻历史”,没有一点艺术趣味,“唯利”成了最高的追求;紫砂在这“盛世乱象”中期待着一场淋漓尽致的甘霖!渴望着那离开太久的“神来之笔”!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