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茶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紫砂壶所用的紫砂泥料,实际上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可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紫砂矿和紫砂泥相当复杂,很多紫砂从业人员在这个领域内并不专业,再夹杂了或多或少的主观因素,使紫砂泥料方面的误区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用逻辑思维方法去分析和判断,看其能否自圆其说,此处仅举如下八例:
1、“降坡泥”到底是何种紫砂泥料?顾名思义,降坡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路时候所挖出来的,是近代才有的泥料,其位于黄龙山与青龙山的交接处山坡,降坡平坦修路,因此此处挖出的泥料便称之为降坡泥。但是,因红泥类紫砂一般位于紫砂矿层的最上面,“降坡”时发现的紫砂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红泥,因此,大众就把“降坡泥”这个名称给这类红泥专用了。其实,从泥料类别或特性的角度来说,“降坡泥”应叫“紫砂红泥”。
2、紫砂中有“黑泥”吗?“宜兴紫砂”中没有“黑泥”这一类别,只有“乌泥”(又叫“黑灯头”),但“乌泥”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泥料互动配合来使用,烧成后也不是呈现黑色。
3、“大红袍”、“龙血砂”、“墨绿泥”等等到底是哪种泥料?这些称谓并非某种特定的泥料名称,而是以烧成后器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来命名的,至于材质的具体来源以及练泥过程中有无添加其他物质则谁也说不清。
4、“朱泥”是紫砂吗?紫砂出自丁蜀黄龙山,朱泥出自丁蜀赵庄、查林、小煤窑等地;各类紫砂的烧成收缩率均在10%左右,而朱泥的则在20%左右;紫砂的冷热急变性极佳,再冷的环境下都不怕开水浇淋,而朱泥壶在低温时需预热,否则遇到开水容易破裂。但是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朱泥壶也是紫砂壶这样的固有观点,因此,笔者建议,借用地理上关于河源可以同时采用文化源头和地理源头的做法,对这个问题的答复是否也可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文化类别上,属于紫砂;在科学类别上,不属于紫砂。红泥类紫砂中有一款代表性泥料——朱砂,这跟朱泥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5、有很多新手壶友在刚接触紫砂壶时,会觉得紫砂泥料越细腻越好。实际上是对紫砂认识的一个误区。
紫砂之名,其“砂”字便表现了其特点,泥料太细没有砂感反而是不美的,砂本就是古拙雅趣不同于瓷器的质感。同样的一块紫砂矿石,碾磨后一定会同时有细颗粒和粗颗粒的,经过不同目数的筛网进行泥料过筛之后,把不同目数的泥料分类出来。
同一位老师用粗料和细料分别做两把同样款式的壶,并不能说泥料细的那把壶就更好。有人认为粗颗粒做出的紫砂壶粗犷和古朴,有人认为细颗粒的紫砂壶细腻而又韵味。这些完全是按个人的爱好来选择的,两者各有特点,只看如何取舍。而且要注意的是,紫砂壶的透气性与泥料本身性质有关,在目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对透气性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6、一些紫砂壶商在推销时,常将敲的叮当响,让客人欣赏敲击发出的悦耳的金属声,引导人以为声音越清脆的壶越好,这是一种误区。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馨、明如镜”是古人用来形容名贵瓷器的,而一般优质泥料制成的紫砂壶都不大可能发出与瓷器相同的清脆声音。方壶与圆壶、高壶与矮壶、窑温高与窑温低的壶、壶身薄些与壶身略厚的壶、沏过茶与未沏过茶的壶,其声响都不会一样,甚至,由于南方空气重水分含量略高,有时刚出窑的壶与出窑几天后的壶声响都迥然有异。
7、崇尚“老泥”贬低“新料”的观点对吗?笔者用几个层次的疑问来回答,请紫砂爱好者们思考。首先,何谓“老泥”?何谓“新料”?如何区分?其次,“老泥”就一定比“新料”好吗?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是否也应该是各有利弊呢?再次,如果连紫砂的本质特征——纯正性和原矿性都不去关注了,仅仅着眼于“老”和“新”的争论,有意义吗?
8、悲观者认为,“真紫砂”已经没有了;乐观者认为,“真紫砂”很多,即使500年都用不完。这些观点对吗?笔者觉得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真紫砂”指的是存量还是储量?就储量来说,黄龙山底下还有一定数量那是毋庸置疑的,不开采就永远都在;就存量来说,几百吨?几千吨?还是几万吨?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有一定的量那是肯定的,关键是有无“可追溯性”。其次,抛开储量不讨论,假设市面上所有紫砂壶的原料用的都是现有存量,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真的就用光了;反之,假设谁也不用这个存量,用的是便宜得多的“外山料”或是“化工料”,那么,别说500年了,5000年以后那些存量不是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