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先生作为一代紫砂宗师,一生中不仅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紫砂作品,还将自己的制壶技艺和鉴壶经验传授给了很多人。
其中,有一个人,被认为是“唯一能超越顾景舟的人”!
这个人,便是顾景舟的爱徒,周桂珍的丈夫,高海庚。
▲高海庚
顾老曾经对冯其庸先生说过:“我的传人,就是海庚。我的技艺,已经全部传授给他了,将来能够超越我的人,就是海庚”。
一个建国初代的紫砂英才
高海庚,1939年生于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1985年12月12日于宜兴病逝,年仅46岁。生命短暂,但并不影响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才华初显
1955年,16岁的高海庚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学习班,始从吴云根学艺,后拜顾景舟为师。
顾景舟与高海庚家人
他聪慧颖悟,学徒时所作“双线竹鼓”、“小仿古”等均列诸师兄之前茅,显露出紫砂造型和制作技艺上的才华。
1958年成为首批带艺徒的小辅导。
短短三年,高海庚的艺术天分逐渐显现,深得顾景舟的赞许。
矢志创新
1960年,高海庚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造型设计。
当时的指导老师有梅健鹰、张守智等。勤备的学习加之超常的悟性,使高海庚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将近一年的学习毕业后,高海庚回到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室,跟随顾景舟进行紫砂创作设计。
顾景舟师生合影
1970年高海庚被调到宜兴陶瓷生产技术科,负责下属各厂技艺创新和技艺人员的培训工作,后调回紫砂工艺厂,全身心地投入到紫砂陶设计和全厂的生产技艺工作。
高海庚设计了许多成功之作,包括:“集玉壶”、“扁竹提梁”、“北瓜提梁”、“双龙提梁”、“志泉壶”、“水浪壶”、“龙母壶”等,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卧虎壶
他的设计造型敦厚,装饰朴雅,线型简洁,实用性好,达到了紫砂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高峰。
1982年他又成功设计了“卧虎壶”、“追月壶”等壶型。
其中高海庚设计的“集玉壶”被国家经委确定为国家级礼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说,他至今还认为“集玉壶”是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是高海庚留给宜兴紫砂的一件很好的作品。
贡献毕生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发展欣欣向荣,历经多年沉寂的紫砂业也迎来发展的良机。
1981年起,高海庚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厂长,他组织全厂技术人员分别进行初、中、高三个层次的培训,大胆改革奖励制度,提升发展活力。
▲高海庚
七十年代末,“亚洲四小龙”经济飞速发展,进而也在台湾、香港掀起了一波紫砂收藏热。
1981年,高海庚与顾景舟、徐秀棠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紫砂陶艺展活动,并举行讲座,与香港著名紫砂陶艺收藏家罗桂祥先生及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982年高海庚到日本考察,了解日本先进的制陶技术。回国后,加倍忘我地投入到紫砂振兴工作中。
1982年 高海庚赴日本考察时访问日本陶艺家
从生产到经营全面走向正规化管理,大力培养技术中坚力量,开设特艺班,建立研究所,请顾景舟担任技术总辅导。
随后几年间,中国书画界的诸多名人,如刘海粟、韩美林、启功、范曾等都参与到了紫砂创作中。一时间,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紫砂收藏热风情涌动,紫砂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紫砂兴起了,高海庚却去世了。
无冕大师
高海庚虽未有大师之名,但他在紫砂创制上的才华和造诣广为人知,己不需用更多的语言进行评述。很多的紫砂爱好者、收藏家及业内人士尊其为“无冕大师”。
高海庚经典作品
▲集玉壶
高海庚设计 周桂珍制作
▲扁竹提梁
高海庚设计 周桂珍制作
▲双龙提梁壶
高海庚设计制作
▲卧虎壶
高海庚、周桂珍合作
▲追月
高海庚设计制作
▲四季如意
高海庚设计制作
▲水浪
高海庚设计 吴群祥制作
▲北瓜提梁
高海庚设计 周桂珍制作
▲环龙三足
高海庚设计 周桂珍制作
▲红碧泉
高海庚设计 李碧芳制作
▲高八方
高海庚设计 曹婉芬制 毛国强刻
《中国紫砂》曾评说:高海庚是顾景舟大师最器重、最得意的门生,技艺超群,设计能力一流,他的人品获得众口一词的赞扬。
宜兴市档案局记录:高海庚因英年早逝未及评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所以把高海庚列入“宜兴陶艺大师名录”。